青海南部晚古生代大地构造背景的古生物学证据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7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南部唐古拉山至治多、杂多地区处于金沙江结合带与澜沧江结合带间的昌都地块中部。由于晚古生代青海南部位于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其构造归属仍有较多争议,其核心是冈瓦纳北界问题。研究表明,晚古生代青藏高原存在着冈瓦纳冷温型和华夏暖温型动、植物群及它们的混合生物群,冷暖生物群的分界就是冈瓦纳与特提斯生物古地理区的划分界线,有班公湖—怒江带、龙木错一双湖一澜沧江带及金沙江带等不同认识,而这些界线均集中于昌都地块南北两侧,因而青海南部所在的昌都地块生物古地理区系的确定尤显重要。本文对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个时期的青海南部晚古生代大地构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晚古生代昌都地块始终位于特提斯区,属于泛华夏大陆群或扬子板块,构成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澜沧江结合带为冈瓦纳大陆的北缘。
其他文献
  通过对新生代构造及构造热年代学、沉积盆地充填序列与沉积演化综合分析和新生代地质图、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图和各世构造岩相古地理的详细编图与点上精细剖面解剖,研究了青
  作为水生低等植物向陆生高等植物的过渡植物,苔藓是植物进化史上的一个侧枝,也是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然而其与藻类以及蕨类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植物进化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
  东天山中元古界卡瓦布拉克群具有一大套稳定沉积的类型。早期能量较低、水平纹层十分发育,具有浅水、低能环境形成的标志。中、晚期水动力不断加大,形成许多具有特殊的、动
  地球上的生命演化(特别是真核生物和早期动物的演化)与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密切相关。近来,在我国华南新元古代陡山沱组开展了铁化学、硫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工作,研究表明陆
  本文对贵州江口埃迪卡拉系庙河生物群,寒武系牛蹄塘生物群、把榔动物群、都匀阶中上部“清虚洞组”及凯里生物群均有宏观藻类进行了研究,其中江口庙河生物群和凯里生物群化
  豫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纯净的鲕粒灰岩中存在着数量庞大、种类单一的遗迹化石Macaronichnus(通心粉管迹),这种现象在过去的研究中鲜有报道。一般认为,鲕粒灰岩发育在高能
  在地球早期生命演化过程中,叠层石-微生物席生态系统主宰地球海洋近30亿年,叠层石作为微生物岩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沉积构造,其中记录了大量的微生物、环境、地球化学和
  本文对湖北宜昌早寒武世岩家河生物群中岩家河虫属化石在形态、大小及部分结构上可大致与棘皮动物进行了对比研究。
  本文在充分研究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野外实测、观察研究地层剖面,并通过室内较深入细致的沉积特征、沉积相、沉积模式及沉积演化分析,结合沉积地球化学、岩石地球物
  乌里格孜塔格剖面由Ⅲ号,Ⅴ号,Ⅳ号三条剖面拼接而成,奥陶系自下而上划分为突尔沙克塔格群(上段),巷古勒塔格组,赛力克达坂组,乌里格孜塔格组和哈达布拉克塔格组,地层序列完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