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居民海岛经营性开发利用的法律思考

来源 :浙江省法学会,宁波市法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2122111121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颁布,关于无居民海岛的经营性开发利用的话题逐渐升温.但由于《海岛保护法》以及关于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一些行政规章实施时间较短,还存在配套不齐全、规定不完善、体系不严密等诸多问题,造成理解和操作上的障碍.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的无居民海岛法律规范的梳理和解读,并结合对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相关法律属性的论述,厘清无居民海岛经营性开发利用的相关内容和具体步骤,为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的实务提供一些借鉴.提出加快制定地方性的无居民海岛保护规划、明确无居民海岛经营性开发利用的主体、科学制定无居民海岛经营性开发利用的出让流程、建立和健全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及相关对产的权属登记制度、进一步完善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等建议。
其他文献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设立以来,随着新区建设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增长,各种层次的外来人口进入逐年增长,这势必给经济改革发展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流动人口犯罪管控带来新的考验.本文从以美国破窗理论为视角,分析探讨如何借鉴该理论改增强新区流动人口管控模式,降低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率,从而为舟山群岛新区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软环境.也希望冀此抛砖引玉,为今后长三角其它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此类问题,提供一个
如何使人类日益增长的海洋科技知识与合理运用这些知识智慧来保障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之间保持平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有效保证海洋事业的良性运行,必须构建一种能够保障海洋永续健康发展的法律体系.从国内来看,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海洋法律法规提出了新要求;从国际来看,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不断建立和在完善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给人们提供了借鉴和启示;综合国内外现状,从未来看,海洋法律法规的发展
社会影响评价(SIA)是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指导下针对一定的决策、项目等的社会影响状况进行预评估的一种方法和技术.鉴于重大海洋产业项目对于极度脆弱的海洋生态以及相对单薄的海洋文化所依托的海洋居民社会方式的不可逆的可能后果,确立社会影响评价分析与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等之间的辩证关系,将产业规划导向与社会协调发展统一起来,运用分析评价的调查研究方法与加权分析技术,进行社会影响评价分析的定性与定量的结合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对海洋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各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日益成为增强国民经济总体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新生力量.财税政策作为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实施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从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宁波市整个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并提出进一步促进海洋经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作了系统性的阐述,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目标,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分析了“涉海“案件情况、海洋经济发展的司法保障定位及潜在司法需求。提出了司法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指出要依法保降重点项目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大环境保护司法力度等建议。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对缓解陆域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压力,
随着浙江省"海洋强省"战略的提出,海洋经济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逐渐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滩涂养殖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迅速在沿海地区兴起,成为浙江沿海海洋渔业发展的活跃表征之一.但与此同时,因滩涂养殖引发的矛盾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产生了大量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势必对浙江省保持良好的海洋经济发展势头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解决好沿海滩涂养殖纠纷,成为当前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
伴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起步早、发展相对较快的沿海地区便通过围填海向海洋要地来缓解矛盾、谋求发展,于是掀起了大规模的围填海热潮.在围填海过程中主要涉及海域使用权和土地使用权,这两种权利是依次承接的,但立法仅对此问题作了笼统规定,造成了围填海所造新地的土地使用权归属问题存在诸多争议,成为当前海域使用管理中的一突出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对此问题的探讨,就海域使用权在转化为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开发活动的日趋频繁,浙江省的海洋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现行的《条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实践需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日渐显现.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海洋环境现状及潜在问题的介绍,分析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结合地方实际,对《条例》的修订提出对策建议.给出调整立法目的、健全基本原则、明确政府责任、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等建议。
浙江在大力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陆源污染物排放、围填海工程、海洋油气开发、海上倾废、开采海砂、捕捞海产品等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船舶溢油事故的多发,造成浙江近海生态环境呈现复合污染态势且危害加重、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失衡、渔业资源衰退等态势.这其中不乏一些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但因为环境刑法立法上的粗漏以及执法体制的结构性缺陷,导致刑法在治理海洋生态环境上缺位明显.应该顺应环境法治
《海岛保护法》的生效使我国海岛开发和保护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当前的海岛保护机制仍存在诸如现有法律间规范的不平衡、法规配套不够等问题,进而形成管理上的矛盾和冲突,因此需要通过完善我国海岛法律体系、协调当前法律间的平衡、建立海岛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综合管理机制等途径对我国海岛保护从法律机制上进行完善,以达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护我国海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