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住居学理论的乡村住宅户型设计--以重庆市梁平县农村住宅图集设计为例

来源 :2015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vf43g43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乡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所出现的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要求。为呼应这一核心要求,本文提出将住居学引入农村住宅户型研究,以应对我国现阶段乡村生活方式与住居设计的特殊性,并通过对笔者参与的重庆市梁平县农村住宅图集设计实践的介绍,说明乡村生活的区位差异、满足乡村生活的空间秩序、多样化的家庭周期以及适当规模是农村住宅户型设计的关键。
其他文献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大幅扩张,乡村发展面临着衰落和消亡的趋势,上海郊县乡村这一进程尤为明显。乡村更新成为乡村避免消亡的主要途径,而乡村如何通过更新来保持乡村活力成
会议
  此轮乡村规划研究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如何避免政治运动化,以及相伴而生的消极影响,应当引起业界的关注。按照《城乡规划法》,乡村规划依然延续了自上而下的管控思路,它既
会议
  在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浪中,大城市郊区农村面临本地农民数量减少、人口老龄化严重、农业规模化基础薄弱、农村社区人口多元化,环境问题显现等诸多挑战。基于发展环境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腹地相连接的部位,兼具城市和乡村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普遍存在城乡土地交叉,居住生活交叉、行政管理交叉等城乡二元
会议
  以浙江鄣吴村的建设实践为例,探讨在有限的资金以及时间之下,如何从公共空间的梳理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入手,逐步从内在提升乡村的居住环境品质,带动乡村产业的转型,促进社区的凝
  新型旅游城镇化是目前中国多途径城镇化道路的新方向之一.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的新型旅游城镇,其重要性和基础平台作用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从而造成旅游地产过度分散、空
会议
  当前城乡建设用地资源紧缺,但乡村中仍存在着不少低效的闲置用地。本文提出对乡村闲置公共建筑与环境进行功能再生的规划理念,积极有效地利用20世纪60、70年代遗留下的人民
会议
  在国家明确提出对新增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的大背景下,在农村地区,紧缺的建设用地指标与农民日益增长的分户需求形成了巨大矛盾。因此,如何在"无地可用"的情况下保持村庄的
会议
  资本与乡村地域的结合,在推进城乡统筹与新型城镇化、提升乡村地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入居环境格局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从目前我国资本与乡村结合状况分析入手,归纳出两
会议
  农村地区是人地关系最密切的地区,然而农村地区现有的社会组织单元与自然生态单元却不吻合,很难实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与景观生态的建设治理。本文以安沟乡为例,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