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病人围术期麻醉处理

来源 :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麻醉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肥胖者逐渐增多。肥胖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随着体重增加,引起各脏器功能明显的异常改变,肥胖可引起呼吸、循环系统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使心、肺储备功能,机体代偿和应激能力降低,在麻醉处理上有它一定的特殊性。另外肥胖病人背部脂肪堆积解剖不清楚,增加了麻醉操作难度,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失败率较正常人高,同样如实施全身气管内插管麻醉,患者常常因为颈短,喉头位置高,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低,术后易发生呼吸道梗阻,肺水肿或肺不张等并发症,因此给肥胖病人麻醉时,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麻醉方案。作者将某院在2000~2005年间肥胖病人(按WHo诊断标准)47例麻醉处理体会进行了介绍。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 方法:将脑血管病后血管性痴呆伴认知障碍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脑心通胶囊及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20-30天。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智能及认知障碍症状改善及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配合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100 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配合功能锻炼的分期康复训练的方法。术前和术后3 个月分别进行膝关节功能的Lysholm 评分。 结果:治疗组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中药熏蒸配合功能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伴有负性情绪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136 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71 例的对照组65 例,治疗前后予以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同时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两组SAS、SDS、ADL。 结果:综合治疗组治疗后SAS、SDS 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1,综合治疗组ADL 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
本文论述了最近十年Bobath概念研究历史、Bobath概念定义、Bobath概念关键理论以及Bobath概念中几个重要的新观点。
笔者采用氟芬合剂加布比卡因与单纯布比卡因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对比观察。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加用氟芬合剂能延长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约延长15~20%布比卡因加氟芬合剂与单纯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循环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不引起低氧血症。在对照组发生腰麻后头痛二例,是否可以说加用氟芬合剂可降低头痛发生率尚不可定论。本资料提示,为延长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时间,氟芬合剂是一可取的、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某科室自2004年8月-2007年6月将臂丛麻醉配合围手术期的镇静镇痛方法应用于24例自残性断指再植手术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本文现将临床观察结果进行报道。术后在臂丛神经阻滞部位留置导管,定时给药镇痛,使臂丛神经处于持续阻滞的状态。既有效的阻滞了上肢的交感神经,使上肢的末梢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又能提高局部组织的抗炎作用。还能阻断伤害性刺激向中枢神经的传导,解除小血管痉挛的效应。尤其是对于此类断
氟哌利多的安定作用相当于氯丙嗪的200倍,镇吐作用为氯丙嗪的700倍,也可增强麻醉性镇痛药的效应,因而临床上常在围术期用氟哌利多镇静、止吐、增强镇痛作用。但临床上发现用氟哌利多术后持续镇痛会产生锥体外系反应,本文将2例诊断处理体会进行报道。
本文对某院从1998—2006年术前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的1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笔者认为术前伴有以下一种情况者即需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间歇性发生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3)窦性心动过缓曾有晕厥、高血压或冠心病病史伴头晕、乏力,阿托品试验阳性;(4)年龄大于70岁,有冠心病伴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试验阳性,有束支、分支传导阻滞伴有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某院采取静注呼吸中枢兴奋剂尼可刹米的方法,治疗麻醉术后病人频繁、顽固性呃逆取得了满意效果。本文现进行分析:呃逆的病因较为复杂,其机制到目前为止仍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外科手术呃逆主要是由于迷走神经和隔神经受刺激所致,多属于反射性和代谢障碍性呃逆。本组病例除了麻醉手术致自身神经体液及代谢等暂时性功能紊乱等可考虑相关因素外,经B超、心电图、X线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其它器质性病变。其发生频繁、顽固性呃逆
2006年10月某院IC[J连续收治因巨大甲状腺肿并伴发其它疾病情况下困难气道患者2例,成、败各l例,本文将处理经过及相关经验教训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