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空间诱变选育辅酶Q10高产菌

来源 :科技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inhe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空间搭载为诱变手段,筛选可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辅酶Q10高产菌株。以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为出发菌株进行空间搭载,根据菌落形态进行初筛,摇瓶发酵进行复筛,HPLC检测含量等方法筛选辅酶Q10高产菌株。最终得到名为Shen-zhou6的突变株产量比对照菌株提高30%,产量可达(0.8+0.02)g/L,经过优化培养可满足工业生产需要。同时也说明空间诱变因其复杂的空间环境条件,可以作为一种诱变手段进行工业化菌样的筛选。
其他文献
系统地研究了以SnCl4·5H2O为原料,以Na2SO4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在较低温度下和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制备结晶良好并均匀分散的SnO2纳米晶。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
以SnCl4·5H2O和SbCl3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并借助于XRD,TEM等手段,研究了前驱物浓度、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和氨水滴加速率等工艺因素对水热合成锑掺杂SnO2纳米粉体的影响,探讨
二氧化锡(Sn O2)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质,但因为其禁带宽为3.6 e V,对可见光无响应。为拓宽Sn O2对光的响应范围,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本文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掺杂比例的高岭土/S
以结晶四氯化锡(SnCl4.5H2O)为原料,聚乙二醇(PEG)为模板剂,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了单分散性良好的SnO2微球。通过XRD、SEM、TEM等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初步研究了SnO2
目的通过CD34、CD105免疫组化染色评价肺转移瘤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方法将18例肺单发转移瘤外科切除标本分别行CD34、CD105血管内皮染色。通过高倍视野下测定微血管密度和微血
利用溶胶 凝胶法在混合溶液中制备了硬脂酸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对所合成的纳米粒子通过AFM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证明表面有有机层的存在,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50nm.
<正>活性维生素D3及其类似物在调节钙磷代谢、预防佝偻病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其除了调节钙磷代谢作用外,还具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炎症因子分泌
利用碱性条件下黄酮与A l3+生成粉红色络合物在可见光区510 nm处有最大吸收的特性,以芦丁为标样,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超临界CO2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并与HPLC标准方法测定
目的观察处于牙周炎发生不同时期的牙龈组织的中CD4+CD25+Treg比例变化,探讨CD4+CD25+Treg在牙周炎发生时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择35只成年SPF级Wistar大鼠,丝线结扎加高糖
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SAED)技术对具有A位复合钙钛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