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伤保险费率合理性的探讨

来源 :2004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事故虽然是可以避免的,但发生事故又是必然的,事故除对社会和企业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外,从员工个人及其家属来说,事故对人们造成的生命或健康的损失一般是无法恢复的。这些损失包括:受伤期间的医疗费用,员工全部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影响的收入减少,死亡的丧葬费用,遗属的供养费用以及受伤员工的精神损失费、家属或遗属的精神损失费和减少家务劳动而损失的费用等。企业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费率的确定办法,按照劳动保障部等四部局制定的《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在实行工伤保险行业差别缴费率的基础上采用浮动费率制。然而,这种保险方式却为安全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首先,采用行业差别费率不符合社会互济的保险原则;其次,行业差别缴费率不能真正代表行业的风险程度。为了防止这种发生安全事故的保险方面的深层因素,需要对工伤保险的机理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修正,使的既切实保障伤亡员工的切身利益,又能够起到防止事故发生和职业危害的作用,从源头上防止事故发生和职业危害,从根本上保护员工的利益。
其他文献
矿井冲击地压是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和矿工生命安全的矿井动力灾害,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是预防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有效途径。本文对矿井冲击地压危险性的评价原则与现有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并从理论上确定了使用数量化理论进行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的方法,为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指出了一种可靠性高、评价指标量化准确的方法。
晋城煤业集团率先在全国煤矿建立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三位一体模式,在建立完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这个公司总结了5个做法,提出了坚持5个统一,强调需要把握和处理好四个关系,它对煤矿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管理系统,管理模式为PDCA循环,通过周而复始地进行“计划、实施、监督、评审”活动,不断加强和完善体系功能,达到持续改进企业安全绩效的目的。笔者阐述了煤矿企业建立和运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同时结合本人的体系工作实践,对如何有效运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仅供参考。
通过对工业企业进行各种安全评价,对工业企业中在供配电、系统装置、机械设备、交通运输、消防、安全设施配置等方面以及煤矿和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场所等存在常见的若干事故隐患进行归纳探索,分析了存在事故隐患的原因,提出了对现有事故隐患进行整改的对策。
通过对火灾起因系统的分析和商场建筑结构及其特定环境分析,建立了商场火灾危险性检查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及层次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商场的火灾危险性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随着铁路、高速公路、水利工程中各种隧道和涵洞穿过煤系地层的情况频繁出现,对煤层瓦斯危险的评价和防治工作变得日趋重要。隧道工程中评价和防治瓦斯危险要抓好勘探评价、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3个主要环节。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参与瓦斯评价与防治的数十个项目中。南昆铁路家竹箐隧道、广渝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等,都是典型的成功经验。
分析了老工业城市地区性工伤事故发生的规律,以此作为前瞻性分析工伤事故频率的临界值,并提出了工伤事故发生频率和工伤保险储备金风险的预警模式,为更加实用、科学、有效的对工伤保险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笔者回顾了国际工伤保险的发展情况和我国工伤保险的发展现状,首次提出了工伤保险基本功能的概念及其分层次结构,阐述了工伤保险基本功能分层次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笔者以哲学的观点阐释了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的辩证关系,指出工伤保险具有工伤预防的基本功能,而工伤预防也正是安全生产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进行的和首要的任务,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相结合最重要的契合点客观上指向工伤预防。进而得出结论,只有工伤预防功能的体现和实
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如何予以救济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主要从建立事故致劳动者人身损害惩罚性赔偿救济制度角度。对其必要性、构成要件、赔偿标准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充分保护受害人权益,促进事故预防机制的健全。
制定合理的行业差别费率对于工伤保险基金的稳定、促进企业改善安全生产状况有积极作用。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处于起步阶段,有些地区对行业差别费率厘定进行了探索,但费率与风险的关联性不强,结果影响了低风险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积极性。笔者针对工伤统计数据缺乏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工伤保险行业差别费率确定方法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确定行业风险等级的3种方法——聚类分析法、风险系数测评和模糊风险评估法的应用过程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