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事件沉积证据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z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钻测井资料分析及野外剖面观测,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事件沉积存在的证据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证明分析.证实了研究区存在地震事件、火山事件、缺氧事件和重力流沉积4种典型的事件沉积现象,对记录事件沉积的震积岩、凝灰岩、油页岩及深水重力流的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解剖.地震是指由火山活动、断裂和地层崩塌等因素诱发产生的地壳快速剧烈颤动,是地壳运动最直观的表现形式.震积岩是指记录古地震活动,具有震积构造特征的有成因联系的岩石序列组合.通过对研究区大量的岩心观察,发现了众多记录震积岩特征的典型标志,主要发育在长6-长7油层组中的细、粉砂岩与泥岩互层或粉砂质泥岩中,包括阶梯状微断层、微褶皱、液化砂岩脉、震积砂球砂枕、火焰状构造、包卷层理、环状层理、震积角砾岩等.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8期末至长7期为构造活跃期,在此期间火山活动频发,沉积了多套凝灰岩.凝灰岩通常发育页理,在岩心中以薄层状产出,夹于灰黑色的油页岩和炭质泥岩中,颜色鲜艳,多呈浅黄色、土黄色,在野外露头中,凝灰岩也是夹杂与厚层的油页岩中,但因长期暴露地表易被风化成凝灰质的斑脱岩、粘土岩,颜色呈灰黄色.研究区主要为玻屑凝灰岩,可见晶屑微粒,其质点细小,以尘灰级为主,显不连续的纹层.由于印支期构造活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在延长组长7期发生强烈拗陷,深湖范围急剧扩大,水体变深,再加上因火山活动产生凝灰岩的覆盖作用,使得盆地在长7期发生区域性的缺氧事件,并在长7底部沉积了一套优质烃源岩.对长7底部的烃源岩进行扫描电镜及微量元素分析,发现了众多证明缺氧事件的证据.黄铁矿的发育指示了强还原环境,在长7的泥页岩中分布着许多条带状的黄铁矿,它们是缺氧事件的重要证据之一.研究区所测的长7油页岩的U/Th.比值平均为1.92,大于1.25,因此显示了厌氧环境.在地震、火山等触发机制的影响下,研究区在长6-长7期广泛发育深水重力流砂体,成为研究区重要的储集层.通过岩心观察和野外典型剖面观测,共识别出了滑塌砂体、砂质碎屑流砂体、浊流砂体三种类型的深水重力流砂体,各种重力流砂体沉积特征明显随着全球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致密油资源成为今后勘探的重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拥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关系,长6-长7油层组的深水重力流砂体及油页岩成藏条件优越,致密油资源丰富,再加上事件作用的改造,理应加以重视.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福州地震灾害频发.应急避难场所作为有效的减灾措施,一直是其防震减灾规划建设的重点.本文以福州市三环路以内区域为研究区,引入规模影响系数,改进传统的潜能模型,并结合GIS的最小距离法和指标统计等方法,评价了研究区现有的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应急避难场所分布不均衡,避难场数量和规模均达不到现有人口需求,难以互相增援.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增加应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对比分析不同季相红树林、滩涂和米草光谱特征差异,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得到1990、1997、2005、2010、2017年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地覆盖空间分布数据,并结合空间叠置分析方法分析红树林湿地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在1990-2017年间,红树林湿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米草和滩涂转化为红树林湿地的面积最大;红树林湿地面积时空变化驱动力因素涉及多个方面
海事测绘主要负责中国沿海港口、航道的测量工作,为海图提供水深、地形等基础数据.本文简要阐述了基于北斗CORS的无人机及选型要求,选择宁波北仑东南海岸为试验区,利用多旋翼无人机五镜头倾斜摄影技术获取研究区域航摄数据,同时结合北斗信号单元获取的POS数据,实现了三维模型构建,并与现场调绘结果比较,分析了模型精度,提出了无人机在海事测绘应用的几点建议.
本文利用终端数据采集、网络传输、WebGIS和数据库等相关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WebGIS的电动汽车运行监控与查询分析平台,对电动汽车实时位置和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可以对其历运行情况的查询、统计和分析,帮助管理人员掌握电动汽车的运营状况.
在测绘应用中,作业速度是无人机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在有限的续航时间内,作业速度是影响测绘作业安全和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力学和航空摄影测量理论的最优飞行速度估计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任务规划阶段获得无人机在当前航线中的能耗特性,并确定安全和高效作业的速度.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在SITL飞行模拟器中完成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飞行测试,并得到了与模型估计相符合的结果.
提出了一种针对盾构隧道的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检测方法,突破了数据量大、解算模型复杂、精度质量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并进行了精度评定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了盾构隧道变形和病害信息的全覆盖、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荻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本文首先总结了现有的隧道轴线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一种三维坐标解析法进行隧道轴线测量.该方法在直接测量标尺中心标志高程的基础上,结合隧道断面的图形特征计算改正数,最终能精确获得隧道中心的三维坐标.通过精度分析和工程实例验证,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且精度和可靠度较高,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伴随着地理国情进入常态化监测阶段,对数据的快速便捷更新成为当下监测技术方法研究的热点.本文选取超大型城市上海市作为研究区,采用2015年和2016年两期DSM的差分数据为研究对象,从有效识别率和冗余率两个方面对DSM差分识别地理国情地表覆盖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构建了关联性分析模型,提出了利用分形维数优化DSM冗余率的变化监测技术方法,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灵山岛位于青岛黄岛东南黄海海域,构造上属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而成的苏鲁造山带中,岛上出露地层以下白垩统莱阳群法家茔细粒沉积岩和青山群八亩地组火山岩为主.莱阳群砂泥岩地层中发育大量多尺度、多类型软沉积变形构造,百余米砂泥岩地层中发育至少30套软沉积变形构造,甚为壮观.灵山岛早白垩世沉积古地理环境争议大,如深海盆地沉积、陆相三角洲沉积、近海裂陷盆地、深湖沉积等.通过对12个样品进行常量、微量和稀土
在秦岭造山带内部,介于商丹缝合带和栾川断裂之间,发育晚三叠世南召盆地,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太山庙组和太子山组。太山庙组底部为灰白色中一厚层状砾岩,砾石成分以片麻岩、石英为主,向上过渡为灰黄色中—粗粒砂岩、细砂岩夹薄层泥岩。下部主要为灰黄色细砂岩与泥岩互层,夹多层煤线。中上部为暗色泥岩夹多层灰黄色中—厚层状细砂岩,砂岩底部常见重荷模、火焰构造、工具痕等沉积构造。沉积环境经历了冲积扇→辫状河→湖泊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