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飞虱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来源 :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2005-2011年对灰飞虱的室内饲养及田间调查观察,明确了灰飞虱在济宁市常年发生5代;并利用测报资料和气象资料,采取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组建了灰飞虱主要为害世代第一代的发生量、发生期的预测模型,经回测检验,发生量的拟合准确率为97%,发生期的拟合准确率为100%.2011年预测发生量与发生期的预报值与实际发生情况相符。该研究为灰飞虱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对青藏高原本土物种的生物地理学和遗传多样性已有一些研究,但侧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物种的研究却比较稀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复杂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地质历史变化使其成为青藏高原生物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特殊区域.本研究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序列对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的三种啮齿动物(龙姬鼠、大耳姬鼠和高原松田鼠)进行了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通过对总共218个样本的分析,发现三个物种的单倍型多
会议
獐(Hydropotes inermis inermis)是我国的特有物种,目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IUCN红皮书2009年将其该列为渐危种(UV).獐在我国曾广布于辽东半岛,华北平原及长江两岸,既北纬28°至42°之间,东经110°以东范围内,现在的分布范围处于北纬24°-34°及东经110°以东范围内,主要分布在浙江舟山群岛,江苏盐城沿海地区,安徽东部和江西鄱阳湖地区.
会议
白鹇(Lohpura nycthemera)属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鹇属(Lophur),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区,是鹇属中唯一分布至亚热带的物种.由于受河流、不适宜栖息地等环境阻隔,白鹇的现代分布区呈现部分连续、间断分布的地理格局.白鹇雄鸟的羽色在地理种群间存在变异,这种广域的间断分布和复杂的羽色多态性,导致白鹇亚种众多.本研究以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和细胞色素
会议
绿背山雀为高海拔分布物种,其分布区海拔在1500m以上.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控制区作为标记,分析绿背山雀的谱系结构.结果显示其分为中部、西南山地和台湾三个谱系.其中,中部为扩张种群,西南山地和台湾为稳定种群.中部种群于末次冰期过后迅速扩张,其扩张时间为11,000年前.LAMARC分析显示四川东南部和南部向外的基因流很大,可能是绿背山雀冰期时的避难地.
会议
武夷山大安源4800m2样方共记录维管植物31科57属97种植物,其中乔木78种,灌木8种,草本植物5 种,藤本植物6种;主要以壳斗科、杜鹃花科、杜英科、山茶科为主,栲属、杜鹃花属、杜英属为最重要的属;优势树种为甜槠(77.10)、马银花(26.70)、鹿角杜鹃(24.68)、薯豆(9.33)、赤楠(8.75),其中甜槠相对胸断面占64.93%;从种-面积曲线可知,大安源常绿阔叶林在取样面积大于4
为研制刺槐属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作者对该属植物种类进行了系统全面研究。通过广泛检索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并开展国内实地调查研究,汇总得到刺槐属共有14种,4个种间杂交种,其中刺槐种内有24天然变种和变型。国外刺槐属人工育种研究成绩显著的国家有匈牙利,培育的板材柱材、蜜源及饲料品种达110多个;韩国研发培育出了四倍体饲料品种;我国选育鉴定的速生用材无性系达90多个。本文根据选择确定的刺槐属植物新
采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的方法,根据对华东地区的山樱花高海拔矮化野生种群的实地调查资料,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山樱花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亏损率曲线、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生存函数曲线。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山樱花高海拔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布均呈现出金字塔型,为增长性种群;(2)存活率曲线、死亡曲线和致死率曲线均呈现出波浪式的变化,表明种群自然更新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周期性。(3)种群数
通过黄山风景区杂草性状分布特点,探索杂草性状与入侵性状之间的关系,为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数据.以实地调查的136种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选出23个指标,这些指标涉及植物的分类和生态适应性有关的性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3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杂草的特点为:种类大多为菊科、花期持续时间长、种子个体小、喜阳、多生长在较为干旱的地方、植株有毒、生活史
EST-SSR是基于功能基因组开发的分子标记,由于其在基因组中广泛均匀分布,较好的种属通用性及与表型性状相关联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下载数据库中蔷薇科蔷薇属,苹果属,梨属,李属,草莓属和悬钩子属的EST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调查六个属中SSR的分布规律及特点.结果表明蔷薇科六个属间SSR分布频率差别较大,从悬钩子属的10.94%到梨属的43.49%.二碱基和三碱基重复类型在六个属中
按胸径将福建武夷山大安源样地的甜槠群体划分为成体、小树、幼苗3个年龄级,利用SSR分子标记对不同年龄级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进行分析.SSR标记揭示了甜槠群体丰富的遗传变异:平均等位基因数A=6.571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4.6340,平均期望杂合度He=0.7665.SSR分析显示3个年龄级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期望杂合度、Shannon信息指数以幼苗最高,小树次之,成体最低,幼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