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碱分离-硫酸铜返滴定法测硅铝钛、铝锰钛、钡铝合金中铝

来源 :第十五届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CCATM201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li_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样以酸溶解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钠使镁、铁、锰等干扰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过滤分离。EDTA与铝络合,用硫酸铜滴定过量EDTA,加氟化钠分离出配位的EDTA,再用硫酸铜进行返11滴定,计算出铝的质量分数。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结果准确稳定。
其他文献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铅基合金中银、锡、钙和镉的分析方法。试验讨论了溶解方法、载气流量、辅助气流量、观察高度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并对分析线选择和基体光谱干扰进行了研究。采用背景校正方式并结合基体匹配方法,消除铅对测定谱线的干扰。该方法分析铅合金标准样品时,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为0.6%~1.8%(n=9)。对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铅基合金的
三氧化二铬用途广泛,用作冶炼金属铬,碳化铬,制抛光膏和油漆颜料;也用作搪瓷,玻璃,陶瓷的着色剂和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利用酸溶无法将其完全溶解,甚至微波消解,本法分别利用镍坩埚和银坩埚进行碱熔融,再用5%盐酸溶液微沸状态下提取,并且在配置自主研发功率控制系统的国产ICP-AES进行测定,方法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9以上,回收率和精密度良好,与化学法以及国外仪器比对结果基本一致,国产ICP-AES分
本实验用过氧化氢低温溶解样品后,加入适量盐酸酸化,直至钨基体完全析出,过滤并洗涤沉淀后,收集滤液,分别对钨钢电极中镧元素和钨铈电极中铈元素在ICP-AES光谱仪上进行测定,方法加标回收率镧为101.2%,相对标准偏差为0.9%;铈为98.8%,相对标准偏差为0.7%,此法简单可行。
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Mn、Cu的含量,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省时、省酸,减少污染。实验探讨了酸介质,微波功率、温度、时间对消解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微波消解试样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5%~0.41%,回收率为97.5%~105.0%。
本文探讨了电镀锡板表面钝化膜的检测方法,阐述了不同测定方法的原理及差异性。X射线荧光法由于受标准样品的限制增加了测定难度;电化学方法快速、简便,但只是一种相对分析方法;化学比色法由于钝化膜提取方法不同测定结果不同,采用碱-酸提取法可以最大限度将钝化膜中的铬提取出来,能真实反映钝化膜厚度。
建立一种氯离子选择电极测定金属表面残留氯化物的方法。在0.1mol/L NaNO2介质中,充分搅拌下,以标准溶液的电极电位E(mV)对-logC进行回归校正,根据样品的E值(可采用直接校正或已知加量法测定),由曲线求得Cl-的浓度后换算为表面残留量(μg/cm2)。Cl-浓度在0.2~40μg/g范围内,符合二次拟合关系E(mV)=-12.816 log2C-18.645 logC+137.66,
在硫酸介质中,Cl-、Br-和I-均对KBrO3氧化靛蓝胭脂红褪色反应有催化的作用,应用于低压离子交换色谱柱后衍生法,采用光学检测器,利于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同时分析水样中的Cl-、Br-和I-,建立了低压离子交换色谱法同时测定Cl-、Br-和I-的新方法。Cl-、Br-和I-浓度分别在0.15~35.0 mg/L,0.03~5.0 mg/L和0.1~25.0 mg/L范围内与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本文利用流体软件FLUENT,建立了稀土电解槽的阳极气泡及熔体整体流场数学模型。对稀土电解槽的不同阳极电流密度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电解槽的熔体整体流场分布图及在不同位置气体浓度分布曲线图,为熔盐稀土电解槽的槽型发展提供了依据。
湿法冶金作为一种先进的冶炼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镍矿采用湿法冶炼,具有流程短,金属回收率高、有利于环境保护,并且生产过程较易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等优点,被认为是无污染的清洁工艺。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国内外湿法处理镍矿的方法,并对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建立了不分离铁锰,用极谱法对铅锌镉进行快速连测的方法。实验发现在盐酸聚乙烯醇抗坏血酸体系中,铅镉锌分别在-0.4 V、-0.6 V、-0.96 V处出现良好的还原极谱峰,铅镉锌浓度分别为0.2~0.2×103μg/mL、0.4~0.2×103μg/mL、2.0~0.2×103μg/mL时,与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为分别为98.58%~99.64%,98.20%~100.0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