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書畫收藏中的著錄問題

来源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纯文字着录的证据效力和文图相配着录的局限性,从鉴定证据学的角度来说明着录的“双刃剑”效应,以及如何在书画收藏中对待着录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概述了王南屏(字玉斋)先生一生书画鉴藏经历,介绍了王南屏先生在书画鉴赏方面成就,并分析了他的藏品。
本文通过回忆作者与黄胄、程十髪、王季迁三位老师的相处,介绍了三位大师的艺文情怀,表达作者对几位大师的崇敬之情与感念之思。
本文通过介绍了台静农与启功二人的翰墨情谊,阐述了两人的生平事迹。文章主要包括四部分:《故都寒鸦图》卷、启功致台静农行书手劄、米家山水轴、苑北开绩翰墨。
本文概述了作者祖父钱镜塘的书画鉴藏人生,介绍了祖父的交友,在书画鉴藏方面成功的原因以及祖父的部分藏品。
本文概述了海派收藏的史述,介绍了由兴及盛的海派收藏三次高潮,及海派收藏的五大名家与精英团队,海派收藏为创作提供了艺术资源与笔墨参照,并且海派收藏与海派书画的互补对应与融通提升。
本文通过对祝君波先生的访谈,了解了以下问题:祝先生提过的收藏三境界是投资、审美和保护文化是怎么样的,收藏与投资紧密联系下收藏个性是否会被弱化,当前拍卖市场的现状是怎样的,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否也是拍卖市场发展的推动因素,拍卖市场中收藏物件的变化,海外收藏的艺术品在国内市场的现状,拍卖市场在保护中国文化瑰宝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文物从手中流出去时,心里的想法是怎么样的,国内拍卖行还能做些怎样的努力,对
本文选择了上海历史上的六位收藏家,从他们的收藏实践中,筛选与提炼出各自的理念与追求,为更进一步梳理海派收藏文化抛砖引玉。文中介绍了潘达于的“爱国心”,钱化佛的创新意识,陈宝定的使命感,马任全的归宿情,王安坚的开拓之举,朱大先的平民意识。
20世纪字画收藏家之多,可谓史无前例。其中,最具成就和影响的,当首推庞元济、张伯驹、张大千、吴湖帆、张葱玉、王季迁六位收藏大家。本文作者梳理这20世纪六位杰出的字画收藏大家的成功之道,可谓各有之道,但细细归纳起来,恐怕喜好书画是前提,雄厚财力是基础,动荡乱世是机遇,敏锐眼光是关键,买卖魄力是风范,藏品捐献是境界。
本文通过对黎展华先生的访谈,了解了以下问题:黎先生书画方面的造诣是如何启蒙的,什么时候开始进入艺术品市场的,开过一家画廊的经历是怎么样的,鉴定方面的独到经验,老一代鉴定大师身上的经验,书法练习对鉴定方面的帮助有哪些,现今的造假手段是怎么样的,对新入行的藏家有什么建议,一名收藏家比较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20世纪海派“画学书”定名的概念、源流,并试从“画学书”具体的形态特征来阐释其收藏与鉴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