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9801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并分析其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组共38例病人,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在21-78岁之间(平均33.8岁).根据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Tiles B型16例(B1 5例、B2 7例、B3 4例),Tiles C型22例(C1 8例、C2 9例、C3 5例).术前时间为8-33d(平均15.4d);其中伤后至手术时间8-33d,平均14.5天.所有病例在入院时均有休克及合并伤.急诊按严重创伤及休克输血、补液积极抢救.同时有重点地对头颅、胸腹部及四肢、脊柱、骨盆等进行相关检查及诊断.19例诊断明确后患侧下肢骨牵引,平均牵引重量7.5kg,平均牵引时间9.8d,摄X线片确定移位恢复情况,调整牵引重量.患者在休克及复合伤被纠正、病情较稳定后行手术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跖跗关节(Lisfranc关节)损伤为临床较为少见的疾病,发病率较低,误诊率也较高.部分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合并有骰骨压缩骨折,患者骰骨压缩骨折术中如何处理对跖跗关节复位是否存在影响,研究分析跖跗关节损伤患者中合并骰骨压缩骨折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自2009年12月至2015年5月对我院我科5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中合并骰骨压缩骨折治疗体会.5例患者中,男性4人,女性1人,压砸伤3人,高坠伤
目的 软组织韧带纤维瘤是复发率极高、侵袭性级强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不伴有肺转移潜质,常生长在血管、神经周围,手术边界难以确定,难以达到理想切除范围,做到完整切除,切除边缘瘤细胞阳性率高,经历多次无效手术后,最后仍然需截肢,所以术前应严格评估,确定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和/或辅助治疗)。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氨甲环酸静脉给药与关节腔注射的疗效与安全性,明确关节腔给药是否能通过提高局部浓度增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率,为膝关节置换围术期抗纤溶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方法:搜索包括Pubmed、Cochrane、Embase、CNKI、CMB、万方等循证医学数据库及文献全文数据库,对所有对比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按文献类型行分组分析,重点分析输血
目的: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前路选择性伤椎切除重建是否有助于促进伤椎早期融合,降低邻近终板塌陷发生率。方法:62例符合前路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行选择性伤椎切除,闸门式融合器重建(选择切除组)及伤椎次全切除,圆形钛笼重建(次全切除组)。分别记录两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最终随访时神经功能改善(ASIA)程度及疼痛(VAS)评分,椎体高度、后突畸形角度及融合时间。最终
目的:观察应用股神经阻滞控制跟骨骨折术后疼痛的效果,探讨跟骨骨折术后疼痛控制的方法。方法:于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46例跟骨骨折患者,在我科住院于股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男性30例,女性16例,双侧4例,单侧跟骨骨折42例;年龄平均为32岁(18-66岁);跟骨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2例,Ⅲ型16例,Ⅳ8型例。疼痛评估方法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记录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入路下髋臼方形区骨折的显露方法及复位策略.方法: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显露髋臼方形区骨折,先由近及远恢复骨盆环连续性,再复位方形区骨折.2005年1月~2012年5月采取此入路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患者79例(79髋),其中横形骨折6例,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19例,T形骨折23例,双柱骨折31例,应用Matta放射学标准评价复位质量.
目的:探讨由于脑出血、脑血栓后遗症等原因引起下肢肌力不平衡的股骨头坏死、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怎样防脱位。方法:采用强生公司生产的限制性内衬对脑出血后遗症下肢肌张力高、肌力不平衡的髋臼发育不良、骨性关节炎患者实行人工全髋关节置结果:术前患者患肢不能负重行走,有夜间痛,影响睡眠,术后患者无夜间痛,扶拐行走患肢可负重,无疼痛、无脱位。
目的 研究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方法,该管理模式对截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本市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宣教和出院指导,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干预。
目的:踝关节骨折是需要骨科医生手术处理的常见损伤之一,踝关节骨折常合并有三角韧带断裂,对三角韧带的处理方式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是否存在明显差别。总结分析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血管旁路移植防治血管吻合口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伴有严重的四肢软组织损伤、较大创面及组织缺损的261例(286条)血管损伤患者,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2年,以是否采用血管旁路移植修复方法为标准,分为两组:治疗组(173例)则采用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旁路移植进行治疗;对照组(88例)采用传统血管吻合、修补、结扎术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