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P-TOPSIS的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测度研究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eer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空间等要素不断朝着优化组合的方向综合发展的过程,其发展模式体现了区域城乡整体融合、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理念.基于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成果,构建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于传统AHP(层次分析法)递阶层次结构的假定难以符合现实,引介了基于ANP(网络层次分析法)的改进TOPSIS方法的网络结构评价模型,并对我国2010年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ANP较之AHP赋权下的指标权重更趋向均衡化,ANP-TOPSIS的应用改进了传统TOPSIS评价指标的作用效度,增强了多目标评价的合理性与可信度;2)我国2010年平均城乡统筹度为0.377,城乡统筹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我国整体推进反哺和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有效动力机制还有待大力挖掘;3)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大都位于东部沿海较为发达的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与东部、东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中部地区仍呈现"塌陷"之势.尽管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与建设任重道远,但曙光已初现.认为当前我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重点在中西部地区,难点在中部(加上四川、重庆等)的人口大省兼农民大省.城镇化、尤其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或应成为推动这些区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多自主体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采用自下而上的建模思想能够对导致某种经济现象的因素和机制进行动态模拟,从而可以从深层次分析导致这种经济现象的内部因素和机制。目前,多自主体模型通常把空间抽象为均质空间,无法反应真实的地理空间。本文将GIS和多自主体模型相结合进行了模拟系统开发,为多自主体提供了一个动态变化、异质的模拟环境。以序列创新理论为基础,从政府优惠措施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角度
进行城乡统筹发展和土地整治一直是我国和各个地区解决人地矛盾的一个重大课题。安阳近几年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地矛盾异常突出,这直接影响了安阳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所以,进行城乡统筹发展和土地政治也是安阳市政府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安阳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土地整治中面临着城镇土地利用率和集约化程度低,城镇呈外延式扩展,旧城改造相对落后滞后,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较多,城镇建设水平低,农村居民点布局"空心村"现象严
河流溶解无机碳(DIC)的输出反映了流域化学侵蚀消耗大气CO2的碳汇强度,其碳汇效应是全球大气"遗漏汇"的主要组成之一,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喀斯特地区的大量的河流DIC来源于岩溶作用过程中富含碳酸的水体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溶蚀作用.对乌江源区喀斯特广泛发育的三岔河流域阳长水文站断面的水文与水化学过程进行1个水文年的观测,结果表明:流域径流量主要集中在6-10月.TDS的年输出通量达到2.68
延边地区是渤海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中外学者对渤海的疆域、族属、交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地理学角度的研究较少,特别是有关遗址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从遗址与地理环境相关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延边地区渤海遗址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分布与自然及人文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延边地区渤海遗址主要分布在图们江流域,大型遗址呈"上弦月"沿河分布,中小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亟需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和解决的热点问题,而人类经济行为所引起的包括C02在内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是造成气候变暖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保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碳约束必须作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目前,有关经济发展和碳排放量间定量关系的研究已较为丰富,这使得在碳约束情境下进行经济发展路径的推演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当前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演化机制完全建立在迪肯提出的以国家、跨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生态健康评价原理,选取土地肥力和相关污染指标对土地健康进行评价,为区域土地利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河南省东北部为例,通过对研究区内土地质量样点实验分析,得到土地肥力和污染物相关指标实验数值,以此为依据计算土地健康综合指数,并给予相应的合理评价。研究结果:将影响土地健康指标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区土地质量综合指数居中等以上,土地健康状态较为良好。研究结论:研究区土地健康综合评价指
通过以大尺度陆地水循环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气候与水文长期台站观测、试验流域观测以及卫星遥感信息,分析典型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建立大尺度陆地水循环模型CLM-DTVGM,为"水文一气候"的双向耦合模拟提供基础.该CLM-DTVGM以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DTVGM和陆面过程模型CLM3.5)为基础,集成地表水、地下水、地气相互作用、农业灌溉、跨流域调水等过程参数化方案,发展能够刻画区域主要地理、
汾河是山西境内第一大河,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污染和生态破坏,致使流域环境质量下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本论文分新中国前后两时期研究汾河流域环境演变,探讨人类活动与流域环境演变关系,对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何种原因引起的环境变化,从地球生态系统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地球的变化。作者通过地球大气碳的平衡的剖析,展示了大气和海洋的紧密结合和相互协调。研究发现,在每年从5月到10月,浮游植物旺盛生长控制着大气碳的增加,在从11月到第二年4月,人类排放控制着大气碳的增加。
会议
自1978年中国开始市场经济改革以来,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和不平等现象也不断加剧,这一现象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这种不平等很直观的反映在了住房上,因此住房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转型背景下低收入社区的住房分异,对加深对低收入社区的住房不平等现象的理解,以及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和住房不平等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7年在广州、武汉、南京、西安、哈尔滨、昆明中国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