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载荷作用下界面对Al/Cu纳米层状材料变形和失效的影响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htstchh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子动力学,研究了不同界面取向和重复层间距下界面对剪切载荷作用下Al/Cu纳米层状材料变形和失效的影响。界面取向在位错演化中起主导作用。界面应力影响影响纳米层状材料中位错的成核和扩展,Al/Cu纳米层状材料的屈服和失效主要受Al和Cu中位错演化的控制,特别地,当重复层间距小于12nm时,由于堆垛层错和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Al(100)/Cu(100)纳米层状材料的剪切强度随着重复层间距的减小而降低。
其他文献
本次石墨烯片层是微纳尺度器件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新型功能分子材料。已有研究表明,在应力应变作用下,石墨烯片层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均会发生变化,这种构型的微小变化可导致其基本电子结构、自旋密度分布等发生显著改变,进而影响整个体系的基态和激发态特性。本文基于∧进程理论模型,在近期针对分子磁体自旋动力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1-3],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首先针对石墨烯片层[Ni2&Gra]的结构稳定性和
本研究采用聚己内酯(PCL)溶液作为疏水层试剂,在不同类型的纸张(打印纸、国产定性滤纸、whatman进口滤纸、面巾纸)上盖上一层掩膜,利用喷绘或旋涂的方式对纸张表面进行处理,便可在纸上形成具有不同设计的超疏水界面。通过测试液滴在纸张上的表面张力,并通过调整疏水层试剂的浓度,进而调控界面的疏水程度。
热障涂层具有耐高温、高隔热性能等优点,在先进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得到了广泛应用.沉积物CaO-MgO-Al2O3-SiO2 (CMAS)腐蚀是导致涂层剥落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热障涂层的抗CMAS腐蚀能力是热障涂层材料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工作从促进CMAS结晶入手,主要研究了掺杂Al2O3和TiO2对YSZ材料抗CMAS高温腐蚀的影响.根据渗透深度、化学反应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变化等探讨
沉积物CaO-MgO-Al2O3-SiO2 (CMAS)腐蚀是造成热障涂层材料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不同组分CMAS熔体的相变和结晶行为对于分析CMAS腐蚀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以及涂层失效机理具有重要作用。本工作采用构筑的CaO-MgO-Al2O3-SiO2体系的热力学数据库计算了不同组分CMAS沉积物的平衡初始熔化的温度(TIM)。随后通过理论模拟探讨了CMAS熔体渗入热障涂层发生化学反应消耗或者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001) (110) (111)三种取向的Nb∶ SrTiO3单晶衬底上制备了不同取向的BaTiO3薄膜。系统的研究了晶体取向对薄膜畴结构和压电响应的影响。结果 表明,BTO薄膜面外和面内畴态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且(111)取向的BTO薄膜具有最佳的压电性能。为了得到更清晰的畴态演化,利用PFM观测了BTO(111)薄膜在不同温度场下的面内相位图和压电振幅-电压蝴蝶回线。随着温度
针对国产高模量M40J环氧单向板的在平行于纤维方向受轴压破坏的试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纤维基体界面因纤维失稳破坏的模式。模式特征为随着多重失效纤维组的增多,局部轴向剪切应力值增加,并产生轴向裂纹。建立了圆形纤维按六边形在树脂中分布的细观力学单向板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了纤维断裂和失稳的极限强度,并将有限元分析强度极限与经典的以纤维的小波长微失稳为假设的伸长型压缩强度和剪切型压缩强度做了对比,最后得到了
采用基于电子力场势函数的分子动力学方法(The electron force field,eFF MD)[1-2],模拟了极端冲击压缩下(22.5-78.75km/s) Li/H2界面的演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在极端冲击压缩条件下,激波会导致物质电离,由于电荷分离效应,激波附近会诱导出附加电场.通过建立沿冲击波传播方向的一维电荷分布模型,计算了电荷分离区的强度和宽度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在激波强度一定
自氧化铪的铁电性被发现以来,这种材料便受到了铁电领域的研究学者广泛的关注,因其优秀的铁电性能,较大的禁带宽度,以及与CMOS工艺的兼容性立刻成为了铁电材料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在铁电存储方面,但是其铁电性质的机理和调控方法还不明确,特别是在微观结构上面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自然环境下,氧化铪本身呈单斜相,并不具有铁电性,为此,揭示氧化铪铁电性的形成机理便成了整个研究的重中之重。有关实验证明,较低沉积温度的
虚拟手抓持规则是指虚拟现实仿真中虚拟手对虚拟物体进行抓持操作的交互规则,用于判定是否能够成功抓持。目前主流的虚拟手抓持规则:基于几何的虚拟手抓持规则,通过真实世界抓持经验制定几何约束条件对抓持进行判断,可以实现实时仿真,但仿真效果欠佳;基于物理的虚拟手抓持规则,在软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力封闭原理进行力与力矩的计算对抓持进行判断,可以实现逼真的仿真效果,但涉及非线性规划求解,运算量大,难以实现实时仿
六方密堆积(hcp)二硝化铬(CrN2)具有优良的性能,超前的理论研究报道的46 GPa硬度。它使过渡金属氮化物作为超硬材料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因此,揭示其硬度机制,包括键合和电子性质,是进一步探索过渡金属氮化物的主要目的。这里,hcp-CrN2在不同拉伸和剪切方向上的应力-应变关系已被广泛研究。理论剪切模拟结果表明剪切模式的(10(1)0) 滑移方向主导hcp-CrN2的塑性变形,当结构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