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将自行车运动促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体育信息分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网,2016)。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既是新时代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新方针,也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新方向。因此,究竟如何实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目前我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仅仅停留在立法和政策文本层面,成为"书面式"的宣示愿景,并未体现出"行动式"的治理效能。目前,由于防疫需要,人们对短途出行的需求大大增加,自行车无疑是最佳选择。自行车作为绿色出行方式,具有健身、便捷、环保和安全等特点。我国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私家车数量的不断攀升,挤占了大量的自行车生存空间,为自行车出行带来了更多安全隐患,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安全、久坐不动等各种问题。当前,作为当今的"自行车王国",荷兰践行将自行车运动促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使得荷兰的自行车普及率名列世界第一。84%的荷兰民众拥有不止一辆自行车,民众工作、休闲和购物的出行皆通过自行车来完成,自行车交通事故的非致命伤害率与死亡率也是世界最低水平。研究方法与内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了解"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基本概述,系统阐述荷兰将自行车运动促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具体实践,包括以下几点:1)将自行车运动促进健康融入公共政策。一方面将自行车运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倡导健康出行,以自行车先行的理念作为制定自行车专用的公共政策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通过通过土地利用政策和税收政策使汽车的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大幅度提高,抑制了汽车作为民众日常的出行方式,也从侧面带动了自行车这一健康出行方式的常态化。2)荷兰将自行车运动促进健康融入政府管理体系。一方面采用"中央-联邦-地方"纵向梯次分权模式,建立多主体跨部门的自行车管理体系。另一方面,针对不同人群,举办形式多样的自行车推广活动。3)荷兰将自行车运动促进健康融入城市规划。一方面,将城市主干分为3环+放射的模式,设置便捷安全的自行车道路网络。另一方面荷兰政府致力于为自行车出行打造科技环保的出行环境,用于降低机动车使用所带来的环境、能源和道路安全方面的负面影响。4)荷兰将自行车运动促进健康融入城市交通体系。一方面,荷兰为保障自行车骑行者的出行安全,荷兰设计了一系列安全的交通举措,包括十字路口的改造和严格的社区交通限速。另一方面,荷兰设计的智能交通灯成为交通系统的一大亮点,节约骑行者大部分时间,体现了城市发展践行的"人本位"理念。5)荷兰将自行车运动促进健康融入国家教育体系。一方面,注重安全骑行的学校教育,鼓励学校各个阶段的学生骑车上下学。另一方面,为普及自行车先行的社会培训,将骑行安全知识作为重点列为公务员、移民、驾考司机等各类职业的培训内容。总结荷兰将自行车运动促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实践特征,主要包括:1)倡导全民参与,践行自行车先行的发展理念。2)多元协同治理,构建梯次分权自行车管理机制。3)以国家为主导,形成"自行车先行"的政策协同网络4)坚持以人为本,设计可持续发展的自行车城市规划。研究借鉴:荷兰推动自行车运动促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以自行车运动为落脚点,推广和建立民众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实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并不是自动的,而是需要紧跟国家发展理念,加强部门协同合作、贯彻落实政策制定与实施以及提高健康知识。具体镜鉴为:1)通过树立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大健康观"。发挥体育健康促进的作用,有效应对当前突出的健康问题,结合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供给,诠释健康中国建设发展的速度与力度。2)完善顶层设计,细化具体的措施,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搭建从宏观到微观、从中枢型组织到扁平化管理的框架体系,打破部门协作的"孤岛效应",最终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实现。3)将健康优先作为国家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始终贯穿整个公共政策体系;以现有政策、法律和规划为载体,推动各地区的健康政策与规划,并将地方一级作为国家和地方政策执行的发力点和着力点,依托社会基层力量实现公共健康的社会效益产出。4)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发挥多部门、跨学科的优势,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以学校教育体系为主,以中小学为重点,并根据人的不同时期,即幼儿期、青少年、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将健康教育贯穿至生命全周期。并通过多样化健康教育的学习途径,将健康知识转变为健康行动方式。推动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
其他文献
快速且精确的导弹气动性能和流场预测能力对研制高水平导弹武器至关重要。现有的气动性能和流场预测方案有风洞试验、工程计算和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数值仿真三类。风洞试验通过给模型吹风来模拟真实环境中的飞行状态,能够得到精确的气动数据,但过度依赖设计人员的经验,试验周期长且成本高。工程计算基于部件组合法并结合经验公式建立典型气动模型,只在常规导弹配置下具有
试验分析犬源粪肠球菌EF-19的耐酸性能、耐胆盐性能、犬小肠上层细胞黏附性及抑菌物质耐温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耐受高达0.5%的胆盐时,仍有50%以上的存活率;p H 2.0和9.0处理3 h仍有80%以上的存活率;对犬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有较强的黏附性;且其代谢产物中含有抑菌物质,并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中华文明文脉悠长,传统艺术元素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特征。中国书法艺术所包含的内核博大精深,古代人们崇尚古朴、方圆结合的中庸之道以及做工细腻的器物造型,这使得中国传统家居各类饰物以及陈设装饰品都朝着此方向发展。在当代家居设计中,传统装饰元素的中庸及和谐的理念是国内中式家居设计中运用相当广泛,设计者往往借鉴传统书法元素中篆书字体的“共用、避让、穿插、均等”等书法思想理念运用到室内设计饰物的造型
在小学多学科探究视域下,引导儿童创作数学绘本,是以发展儿童核心素养为导向,运用多学科融合,通过主动探究分析并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升儿童对信息获取、加工和鉴赏能力,最终提升儿童核心素养.多学科探究课程的创新呈现了学科育人、活动育人、生活育人三种基本育人融合形态,使隐性的知识显性化,使抽象的思维过程具体化,使不同学科的知识聚合化,拓宽了数学学习的范畴,构建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体系,突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宗
“双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服务“双碳”战略,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具有减碳价值理念,具备减碳基本知识视野,掌握本行业本领域减碳技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双碳”人才培养存在减碳教育理念融入不足、体系不够完善、实践环节不够丰富等不足,需推进减碳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推动减碳科技创新、深化“双碳”产教融合、拓展减碳实践环节,以“双碳”战略引领持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各地在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进程中,纷纷开展了农民向镇区或集聚社区集中的合村并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然而部分新型农村社区在治理过程中出现居民参政意识不强、法治意识淡薄、居民关系淡化、治理主体权责不清等问题。以山东省LY市Y社区为例,从合村并居的实践为出发点,通过社会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在“三治融合”视域下分析合村并居新型社区治理中的难题,并从确立核心、激发活力、夯实根基、重塑乡约等四个方面提出可实施路径
<正>2023年1月28日,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中共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会,提出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惟创新者强、惟改革者进、惟开放者赢。“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浙江以创新驱动增动能、以改革攻坚添活力、以开放提升拓空间,深刻认识到创新是第一动力、改革是关键
期刊
期刊
教师往往由于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站的角度较高,但容易脱离学生的学情和“最近发展区”,没有体现学生的立场。本文基于学生立场,从具身体验、前概念及回归生活实际三个维度谈谈对“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的教学实践思考。
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对此,国家视角的制度分析往往忽略了社会矛盾产生的复杂逻辑;底层视角的经验研究虽然揭示出了这种复杂逻辑,但没有将其与国家制度创新进行有效衔接。作为上承国家意志、下接民众诉求的关键结点,基层治权视角对深入理解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然而,当前的资源下乡和规范下乡对基层治权赖以运转的价值、组织和社会基础造成了巨大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