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温度对HSLA-100高强船体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来源 :2010中国材料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qui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固溶+时效的热处理方法研究了时效温度对HSLA-100含铜高强船体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在450℃处出现强度峰值,这是由大量纳米级的Cu 析出物(<5nm)和少量Nb(C,N)第二相粒子的析出强化造成的。过时效状态下,Cu析出粒子尺寸显著增大(10 nm~30 nm),其形状由球状变为杆状或短棒状,晶体结构也由bcc转变为fcc结构,并与基体失去共格关系,沉淀强化作用也逐渐减弱。时效过程中基体软化和第二相粒子沉淀强化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含铜高强船体钢的性能变化规律。
其他文献
随着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日益增大及风电并网的规模不但加大,分析风功率波动对系统影响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本文采用统计方法对风功率预测误差予以归类统计分析,获得风功率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然后,在电力市场竞价环境下,考虑发电竞价和旋转备用竞价,采用改进的优先顺序法和原始对偶法分别求解机组组合和发电调度问题,求得电能的边际价格及其变化情况,从而分析风功率波动对电网购电成本的影响,并用概率密度分布分析购电成本变化
本文从影响可中断负荷的主要成本因素出发,考虑了不同地理位置的可中断负荷中断单位容量负荷引起网络损耗的变化不同,并将其折算成经济成本与可中断负荷报价相加作为可中断负荷的经济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来对可中断负荷进行选择。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提出模型的合理性。
发电权交易引起系统节点注入功率的变化,从而产生增量网损,如何计算增量网损是发电权交易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明确中长期发电权交易增量网损计算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B系数的增量网损电量的计算方法。通过不同负荷模式下实际增量网损与运用最小二乘B系数计算增量网损结果的比较,给出了相应的增量网损修正系数。该方法适合于中长期发电权交易的增量网损电量计算。并以IEEE30节点系统为例验证
我国35kV、10kV(6kV)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一般为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即谐振接地)方式,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有效的解决了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的补偿问题,提高了电网的供电连续性和可靠性,但消弧线圈补偿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精确、快速的控制技术。伴随着科技及制造业的发展,消弧线圈无论从结构还是功能都较以往有了显著的改变和提升,带有选线装置的谐振接地系统是谐振接地系统的发展趋
对检测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评述,比较了各个检测方法的优劣,着重介绍了重复脉冲法(RSO),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论述了重复脉冲法的巨大优势:设备简单,实验方便,检测灵敏性高,能进行精确定位。
本文介绍了SF6气体的绝缘特征及该气体含有水分等杂质对电气设备的危害,通过工作中处理SF6电流互感器微水含量超标的实例,分析了500kV电流互感器内部SF6微水含量超标的原因,详述了处理方法及过程,通过测试验证了处理方法的正确性。并对温度的影响进行了量化研究。
针对目前仅对单一电力变压器评估,忽略多台电力变压器组成的变压器群整体健康评估的不足;本文从单台电压变压器出发,建立基于灰色聚类和模糊综合评判的变压器群评估模型,对某一区域的电力变压器群的整体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从而为决策层对变压器群整体状态维修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和有效的。
介绍了电容型变压器套管的组成结构,比较两起变压器套管电容量及介损测试数据异常的情况,并建立相关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找出了其异常原因,提出相关修正公式,同时为预防此类问题发生提出几点建议,避免误判。
通过监测电力变压器的振动信号预估变压器机械故障的振动法的关键在于如何从振动信号中提取有效特征。为有效诊断铁心和绕组的机械状态,利用小波变换和HHT对变压器振动信号进行时域与频域综合分析, 提出基于频段分布的变压器铁心和绕组机械故障诊断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 小波和HHT能够有效地提取振动信号的特征, 得到振动信号各频段上的频率分布状态, 据此可有效诊断变压器机械故障。
本文利用焊接热模拟和实际焊接两种方法,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大线能量焊接E36-W100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焊接热输入对焊接粗晶区组织和性能有较大影响。当t8/5在10~150s范围内,粗晶区低温韧性良好,冲击功均在100J以上;t8/5为300s时,低温韧性显著降低,冲击功为18J。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粗晶区先共析铁素体面积增加,侧板条铁素体组织增多,热影响区的晶粒尺寸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