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卷书编目方式探析

来源 :第五届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y6543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体而言,笔者认同多卷书既可集中处理又可分散处理的原则,编目人员可结合在编多卷书的特点、综合考虑多卷书整体与各分卷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具有指导性的编目规则,决定其编目方式。具体而言,能集中处理的尽量不要分散处理,同一种多卷书的处理方法应该保持前后一致。
其他文献
对图书进行组织的第一步就是决定它的中西文归属问题。国内出版的西文图书越来越多、类型越来越复杂,图书的中西文划分困扰着编目人员。为了不使同一类型的图书及同一套图书分至不同书库,明晰中西文图书的归属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解决同行们的困惑,期待与同行们进一步探讨。
各个编目中心的成员馆用户数目从几百到上千不等,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高效而严谨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各编目中心都设有自己的成员馆账号体系,每个成员馆都需要在中心的网络系统中建档,并设置该馆的唯一标识符—成员馆账号。通过成员馆账号体系可将用户分级管理,这对编目中心组织协调、指导资源建设和提供数据服务都是极有帮助的。
编目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电子资源的丰富让编目规则和编目方式不断改进,MARC格式向RDA转变,编目规则更具普适性和规范性,联合编目的发展提高了编目效率。人工智能的浪潮让编目工作中的机械重复劳动逐渐被替代,云计算技术让联合编目全国化甚至全球化变得可能,人工智能编目的自动化和学习性让编目员倍感压力,编目员要向书目数据的管理者、知识的组织者、学科的指导者方面努力,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图书编目工作是图书馆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文献编目标准化、规范化、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在“互联网+”时代,编目审校人员应该是书目数据的管理者,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职业素养,才能保证书目数据库的质量,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同Europeana和WDL一样,CJK数字图书馆应用关联数据和语义网,整合数字文化资源,通过跨领域、跨国界的统一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浏览和检索服务,实现数字文化资源的共享,在保护普及世界文化遗产、缩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数字鸿沟方面具有独特意义。
在联合目录建设中,高质量的查重一方面能保证同一主题文献归入相同的类目,文献的不同版本、不同卷册能够集中,避免出现同书异号现象,使同种图书的分类标引前后一致,还可以对有关联的文献进行辅助区分,并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数据库中的问题著录;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利用已有书目数据成果,提高编目速度.
我国台湾地区图书馆界已于2011年开始启动MARC21文献编目工作,台湾地区中文期刊作为台湾地区出版的一种文献资源,其编目工作亦采用MARC21格式.现阶段,尽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于台湾地区中文期刊的编目仍采用CNMARC(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但对MARC21格式著录有更多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针对期刊实际编目工作中运用到的一些常用字段在两种MARC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比对分析,使编目人员能够掌握两种
馆藏书目数据是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和读者服务工作的基础,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读者的检准率和馆际资源共享,同时也关系到图书采购员的查重采购工作,有效避免馆藏文献资源重复建设.笔者在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从事编目数据审校工作数年,经历了传统手工编目、计算机联合编目、回溯建库和编目业务外包等编目方式的转型.在当今新媒体、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近几年出现的编目业务外包,让图书馆在文献处
国家图书馆在港台图书编目时,是以遵守《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为前提,针对港台图书普遍出现的不同于普通中文图书的特殊情况,适时采取相应方法揭示其特殊性,这就形成港台图书和普通中文图书在编目中的差异。本文试对此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以促进港台图书的编目工作。
读者获取文献失败的原因复杂多样,只有对其现象进行深度挖掘,找出流程中存在的弊端,才能解决好服务问题。随着国家文献信息资源总库建设日益扩大,文献保存保护水平不断提升,需要图书馆员提高文献信息资源整合揭示能力,探索交互式、个性化、多媒体等多种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做好跨部门、多学科人才交流活动,让图书馆幕后工作的编目员走上服务台,了解读者的需求,让图书馆前台的咨询馆员走进书目数据的字段行间,学习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