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动力联产系统发电过程分析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shua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煤气化-降温除尘-变换-脱CO<,2>、H<,2>S-甲醇合成-精馏过程物料和能量平衡,及到一定最小换热温差下过程最大副产蒸汽,重点研究了发电过程和甲醇合成过程,并对比了纯发电系统和部分联产系统供电效率.
其他文献
蓄能型DCS空调系统中,溶液的再生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建立的大空间溶液再生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分析,找出了影响再生效果的诸多因素,并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增强溶液蓄能能力的办法,使溶液蓄能能力得到提高,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和蓄能的不足.
研制了基于跨临界循环的气-气式R744空调系统原理样机,介绍了初步实验结果,并做了简要分析,并初步测量了样机的制冷量,性能系数及制冷剂的状态.
本文对于CO超临界流体的等熵膨胀和等焓膨胀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和对比,发现等熵膨胀过程与等焓膨胀相比,增大了有效制冷量,增大的数值略大于所回收的膨胀功.而且对于减小节流损失的回热循环和膨胀机循环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对于选用原则给出了具体的判定方法.本文还进行了膨胀机中膨胀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分别得出了超临界区和两相区的膨胀功来源,及变化规律.经分析本文作者认为可以采用"闪蒸破碎模型"简化汽液两相
本文对低温级以CO为工质的复叠式制冷系统进行了热力学理论分析,计算了不同蒸发温度下的最佳COP,及其对应的低温循环冷凝温度和流量比.通过对几种工质组合(R22-R12,R134a-CO,NH-CO,R290-CO,CO-CO,CO-CO加膨胀机)的比较,可发现自然工质的COP与传统工质的相当,若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及设备的选择,自然工质系统是值得推荐的.
在CO双级压缩系统中,由于存在多种系统形式,不同的系统形式对膨胀机的影响是不同的.为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应最大可能的发挥膨胀机的作用.本文对三种不同的双级压缩带膨胀机中间完全冷却系统进行研究,给出CO带膨胀机双级压缩制冷中间完全冷却系统的最佳系统形式,且与NH双级压缩系统进行比较,并对系统进行能量分析.
研究各种不可逆效应对卡诺制冷机性能的影响,导出不可逆制冷机最小传热面积与冷热源熵变化率的关系并得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类比表达式,获得了最佳制冷系数与冷源熵变化率和传热面积的优化关系,所得结论可为不可逆制冷机的优化设计和最佳工况选择提供新的理论途径.
带丙烷预冷的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流程具有高效及流程相对简单的优点.本文在对流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流程进行(火用)分析.计算流程中各设备的(火用)损失,分析产生(火用)损失的原因,提出降低(火用)损失的措施.
水的过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对800KHz超声波作用下的水的过冷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超声波能够大幅度降低水的过冷度.超声的这种作用与由空化导致的压力波动有关.
甲醇作为燃料应用渐趋广泛.本文基于对甲醇燃料特性的认识,对甲醇燃料在燃气轮机简单循环中的不同应用方案(甲醇在燃气轮机中直接燃烧、压气机前注入蒸发冷却、压气机级间注入蒸发冷却和甲醇的析解效应对于循环性能的改善)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结果对于甲醇在燃气轮机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基于探讨中低温余热与清洁合成燃料间接燃烧相结合的能量释放新途径,揭示了同时降低燃烧过程品位损失和提高低品位能源做功能力的机理.采用图象(火用)分析方法,明确地指出甲醇间接燃烧(火用)损失减少的原因.从系统集成角度,探讨燃气轮机循环中利用压气机间冷的低温热与甲醇间接燃烧相结合的热力系统.结果表明,燃烧(火用)损失可减少2.52个百分点,低品位可用功约提高1.6倍,循环系统热效率提高2.2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