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四逆汤加丹参饮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70例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全国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是由症状识别而做出临床判断的分型结果。患者发生此型心绞痛情况有再现性,多数病人由劳累引起,休息即可缓解。对病人个体来说这种劳累程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治疗主要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抗血小板凝集为主。中医中药在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方面早有记载。现代医学对部分中草药的药理作用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包括它们在扩冠、抗凝及内皮功能改善等方面,同时很少发生毒副作用。自2007年起,笔者采用针刺联合中药四逆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观察70例,疗效显著。本文对其进行了报道。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应用谢强教授针灸临床经验,采取针刺运动针法治疗风热型急性创伤性喉炎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治疗机理.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针刺运动针法(针刺开音1号穴结合喉部声门深呼吸运动),每日1次;对照组行西药(0.9%氯化钠注射液20mL,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地塞米松注射液5mg)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疗程均为5天.结果:试验组治疗3天的痊愈率为60.0%
用中医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准确辨证是关键,辨证中关键要看患者的鼻粘膜颜色,如果鼻粘膜充血,多为郁热证;鼻粘膜苍白,多属阳虚证;介于两者之间者多为气虚证.若遇寒热错杂,则可寒热药物并用,亦能获得良好疗效.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2%地卡因、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南京启亚微波治疗仪对下鼻甲肥大的粘膜热凝至满意程度,一期改善临床症状,避免了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结果:选择340例慢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行微波治疗,疗效达100%.结论:微波治疗慢性鼻炎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选择性对慢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患者施行微波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改善了症状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
目的:观察上感清液(谢强经验方)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创伤性喉炎临床疗效,探索其治疗急性创伤性喉炎的机理.方法:本课题研究采用试验组自身前后对照及试验组与对照组相互对照的研究方法.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Ridit检验的统计方法.结果:试验组治疗3天的痊愈率为50%,疗程结束的愈显率为90.00%;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愈显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计算机嗓音声学测试分析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在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科学内容、教学方法、招生考试制度以及教育评估内容和方法的同时,大力提高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与现
慢传输型便秘(STC)是一种常见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便秘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病症。慢传输型便秘是由于节段性结肠或全结肠蠕动、传输功能减弱,使粪便等肠内容物通过缓慢而致的腹胀、腹痛、便意感下降、便秘并伴有全身症状。大量临床资料证明保守治疗仅能暂时性缓解症状,远期疗效并不令人满意,手术治疗虽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术后小肠粘连和发生率较低
耳鼻咽喉外感温燥较为常见,多发于秋季或其他季节久旱无雨气候干燥之时,清燥救肺汤专为外感温燥病而设,故颇为适宜.清窍最赖津濡,温燥却最劫津液,因此治疗须以保津为要.喻氏虑诸气郁易耗气,故在方中配以人参以助气;而清窍温燥病则以清窍干涩不利为主,诸气郁不甚,用人参恐其助燥化火,故人参改为南沙参,取其清轻宣肺又养阴化痰却不恋邪,更增清燥润肺之效.此外,清窍外感温燥之热虽较其它温热病之热易退.无人营血之虞.
目的:在从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角度出发,描述对我国所研发的新药最终能否成功投入市场并取得经济效益,具体的市场方面的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国家政策法规、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我国药品市场现状,结合市场调研、管理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并查阅大量的文献。结果:通过现状分析及资料整理,总结出对我国新药研发成败与否有影响的各种具体的市场风险因素。
直肠保肛手术后吻合口漏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研究证实吻合口漏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手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肿瘤相关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笔者查阅近10年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对其防治进展进行了总结。
中药饮片的发霉。会使中药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失效,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有的甚至对人体有害。药材发霉变质,能增加药物损耗,增加费用,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应当防止中药发霉变质。本文就如何较好地对中药饮片霉变的防患与处理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