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A-Ⅱ类基因与硬皮病的相关性研究进

来源 :2007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tangd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硬皮病(Scleroderma)是一种皮肤、血管和内脏器官(包括心、肺、肾和胃肠道等)纤维化或硬化,最后发展至萎缩为特点的结缔组织病。多数研究显示,每年的发病率为4/100万~12/100万。其危害较大,患者常死于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在我国,硬皮病的患病率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而居结缔组织病的第3位。 近年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明,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的发病大都与HLA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中大量研究表明HLA-Ⅱ类基因与硬皮病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目前,对身体形态方面如身高、体重和体脂百分比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相关性未见报道。该实验将进行HRV与身体形态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产的MCA.3C心脏综合信息检测仪的HRV程序软件对女大学生运动前后进行512次心率的HRV采集分析,做出HRV检测报告。结果:运动使心率变异性下降,运动后LF和HF二者成分均减少,HF更为明显,身高、体重和体脂百分比等体质指标与H
通过对28只wistar大鼠实施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运动性贫血模型,观察了补充“复合制剂”对大鼠脾脏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剂有效改善了贫血组大鼠脾脏CD3+、CD针淋巴细胞数量,CD4+/CD8比值显著升高;并促进细胞由静止期(GO,G1)进入DNA合成期(S)及有丝分裂期(G2+M)。结果提示,该复合剂对运动性贫血大鼠脾脏免疫抑制具有一定作用。
合理的中耳炎手术治疗原则应建立在相关病理研究的基础上。应当有一个科学的能较准确反映中耳炎病理阶段的临床分类标准,从总体上反映患耳解剖结构、功能受损程度和状态以及各种并发症,能给这些患者提供较明确的治疗策略并提示预后。我们的研究则从近年一些病理学方面突破,研究出一系列新的中耳炎诊治新思路,新方法。实践证明这些理论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鼓室成形术始于二十世纪初期,直到Wllstein和zollner在二十世纪50年代施行中耳手术时首次将乙烯丙烯酸材料作为支撑物放置于鼓膜和卵圆窗之间,从而成为当今广泛开展的鼓室成形术的雏形。鼓室成形术成功的标准是;①清除了病变并干耳;②鼓膜完整且中耳压正常;③活动的鼓膜和内耳之间的有效连接。听骨链重建作为鼓室成形术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恢复中耳的传导机制,提高听力。鼓室成形术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充
本文介绍了传统的助听器的缺点、植入性助听器的的优点,介绍了植入性助听器的工作原理、适应证及其组成,最后介绍了市场上常用的植入性助听器,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全植入性助听器。
目的:观察自主组合创编的有氧健身操锻炼对中年女性健身调节及改善状况。方法:观察组32例、采用自主组合创编的有氧健身操锻炼,以锻炼前后的心肺变化来确定有氧健身操锻炼的最佳负荷,以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健身中体重及指数、肺活量及指数影响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33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安静时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最高心率及心率储备、血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锻炼后肺活量及指数明显提高,腰
目的:观察肥胖少年体型与血脂、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12-14岁肥胖的北京汉族学生74人(男35人,女39人)测量Heath-Carter体型,以及体成分、血压和血脂(TC、TG、HDL-C)等指标。结果:(1)男、女生的体重指数(BMI)和体脂%(FA%)均与内、中、外因子相关。(2)男生的TG与内、外因子呈显著性相关(P<0.01);HDL-C与内因子、中因子负相关(P<0.05),与外因子显
本文主要介绍了笔者在基层医疗单位创建风湿病科的一些体会。在基层医疗单位创建风湿病科是当前疾病谱变化的需要,是基层广大群众的需要,只要我们认真去抓是完全可以成功的。推进这项工作对推动我国风湿病防治事业的普及,提高我国风湿病学术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创建于1961年,起步时基础十分薄弱,床位仅10张。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特别在1994年明确了风湿病专科特色后,科室实力迅猛发展,至今已发展成为展开床位40张,设备总值达250万元,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身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风湿病专科。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综合性医院中开展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科的建设历程和体会。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本病在中年以后多发,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80%患有骨关节炎,且最终致残率为53%。对本病的治疗,西医采用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抗氧化药物、局部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及外科手术等多种方式,但这些治疗方式副作用大、价格昂贵,且远期疗效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