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特低渗透油藏化学驱适应性分析

来源 :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中高渗透油藏,长庆特低渗透油藏具有渗透率低、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其水驱采收率偏低,常规注采调控难以进一步挖潜剩余油.针对这些特点和开发中的主要矛盾,开展了长庆特低渗透油藏化学驱适应性研究.基于检查井资料和水驱模拟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明确了长庆特低渗透油藏水驱后提高驱油效率的主要潜力是微观非均质残余油,由于储层物性和主要残余油类型的差异,适应于特低渗透油藏的驱油剂必然与中高渗透油藏存在差异.根据矿场试验和室内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常规聚合物驱和活性剂驱因其注人性、提高波及效率能力和吸附损失等问题,在长庆特低渗透油藏中的适应性受限.分别以强乳化适度低张力的AES、强乳化超低界面张力的BA和弱乳化能力超低界面张力的TS-1在特低渗透岩心中进行驱油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渗透、特低渗透岩心中,具有强乳化能力的驱油剂提高驱油效率幅度明显高于弱乳化超低界面张力驱油剂.研究成果证实了强乳化能力、适度低界面张力的化学驱技术思路在长庆特低渗透油藏中的适应性.
其他文献
在实际地震勘探中,由于薄层干涉效应所引起的许多关于薄层的问题有待解决.薄层干涉效应降低了地震勘探的分辨率.Matthew Hall提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对数谱,即使用频谱的自然对数作为信号再求其频谱,从新数据域中发现数据新的特性.该方法对薄层厚度检测产生指导作用,地震数据由时间域变换至对数域内可以将地震薄层的识别能力提高.这种基于对数谱谱分解的薄层识别方法,可以对时间域数据中无法识别的薄层进行识别和
针对抽油机、螺杆泵和离心式潜油电泵举升方式在低产低渗井、定向井及特殊井型举升方面存在的适应性差、举升无效能耗高、杆管偏磨严重、管理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创新研发了新型往复式电动潜油直驱柱塞泵无杆举升技术,通过提高电动潜油直驱柱塞泵举升装置运行的可靠性,解决直线电动机卡死、柱塞泵卡泵等问题,研制出耐磨、防腐、防砂潜油直线电动机和防砂柱塞泵,并配套物理及化学防蜡技术和电加热杆清防蜡装置等清防蜡手段,形成
针对大庆外围低渗透薄差、低丰度油层,利用水平井开发可以增加单井产量,有效动用难采储量.但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水平井出现了含水上升快、产量下降幅度大等问题,为此开展了长垣外围油田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开发综合调整技术研究,形成的长垣外围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开发规律研究方法、剩余油研究及潜力落实、水平井开发调整方式和对策已在外围油田部分区块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水平井区块开发水平,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苏里格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最上部的马五1-5亚段为下古生界主要的天然气产层,该储层平面上非均质性强,总体属于低渗透—致密储层,局部发育高渗透储层,平面预测难度大.为此,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阴极发光及扫描电镜等相关研究,分析和总结了下古生界马五1-5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和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的成岩作用有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压实压溶作用、交代充填作用和去膏化作用等;同生
三肇凹陷肇源地区扶余油层整体具有资源量大、储层致密、普遍含油且连续分布的特点,但致密油的产能问题一直是制约致密油勘探的难点.文章应用大量测录井、试油及化验分析资料,分析油源、储层、断裂等致密油成藏条件,明确油藏富集规律.建立适合水平井、直井钻探的致密油“甜点”分类评价标准,划分“甜点”区.对Ⅰ-1类“甜点”区钻井与周边井对比,提高产能12.0~33.9倍,证实致密油“甜点”区动用的效果.
苏里格气田南区马五41气藏属于地层—岩性气藏,受复杂沉积、成岩、成藏等多重因素影响,储层溶蚀浅坑发育,储层品质差异大,气井产能差异大.针对此类复杂气藏,综合应用多种信息和储层分析手段,根据储层主要控制因素和相互作用过程,进行储层描述和评价.以沉积微相刻画为基础,结合地震资料,采用“印模法”与“残厚法”,恢复古地貌,优选有效储层潜力区,以评价结果和地质认识为依据,地质与地震结合综合刻画有效储层平面展
缝洞型碳酸盐岩致密油藏裂缝形态分布复杂,基质块致密且缝洞本身具有多尺度性,基于欧式空间的传统渗流理论无法精确描述碳酸盐岩油藏的非均质性.首先引入分形与非线性理论建立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渗流模型,该模型更加贴近实际油藏,但目前的研究并未形成系统理论;继而借助等价压力点对内边界条件进行处理,并用有限元方法求得井底压力数值解;最后绘制压力动态曲线并对分形指数和非线性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对评估
通过进行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对3种不同纯净气体(N2、CH4、CO2)吞吐提高页岩油的采收率效果进行了对比.同时,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对气体的注入时间、注入体积、生产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前两次注入循环的采收率大于后续的循环,随着注入轮次的增加,采油增量越来越小;3种纯净气体中CO2提高采收率的能力最强.注入时间存在最优值(20d),高于这个时间,采收率和基质平均压力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注入时间
大庆长垣外围LH油田渗透低,空气渗透率为89mD,井网井距大,为300m×300m五点法井网,储层有效厚度薄,平均单井为7.7m;进入高含水后期后受储层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影响,主力油层水淹严重,低效无效注水循环矛盾突出.为进一步改善油田开发状况,从井层优选技术、调剖剂室内评价优选技术及深度调剖全过程注采参数优化技术进行研究,优选了铬离子交联聚合物实施深度调剖.实施前后对比区块产油量为试验前的3.1
A油田为典型的异常高压、低孔、低渗透、低丰度砂岩油藏,因“低渗透、低丰度”等突出特点,在常规的开发井网和开采方式下油藏开发无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三低”,即储量动用程度低、单井产量低和油藏采收率低.为此,以“少井高产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实现经济有效开发”为目标,针对A油田面临的开发难点,从沉积学和地球物理学理论指导下的甜点储层富集区预测入手,系统开展了单井经济界限、开发井型、井网井距、开发方式等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