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油藏采出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来源 :2010年石油微生物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ARDRA(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技术对大庆油田聚驱、水驱和过渡带三种油藏采出水中的微生物16S rDNA克隆文库进行分析,研究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经过测序,发现油藏采出水中的优势细菌类群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弓形杆菌属Arcobacter、厚壁菌门Firmicute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硫化螺旋菌属Sulfurospirillum。聚驱样品中细菌群落组成最简单,优势菌群为不动杆菌属,占库容的85%,另外还有假单胞菌属,占7%;水驱样品中的优势菌群也是不动杆菌属,占库容的62%,还有假单胞菌属和硫化螺旋菌属,各占20%和6%;过渡带文库的细菌群落的优势菌群为弓形杆菌属,占库容的50%,还有不动杆菌属和厚壁菌门,各占19%和18%。油藏采出水中的主要古菌类群为甲烷鬃菌届Methanosaeta、甲烷绳菌属Methanolinea和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三种采出水中的古菌群落结构相似,均以产甲烷古菌为优势类群。其中甲烷鬃菌属为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占各自库容的58-76%,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氢营养型的甲烷鬃菌属,表明乙酸营养型产甲烷可能在大庆油田油藏的甲烷产生中占优势地位。
其他文献
电力用油是电力企业安全运行的保障,而油品的氧化安定性直接决定着油品的使用寿命,文章通过对油品氧化机理及氧化产物危害的介绍,突出了抗氧化剂改善电力用油氧化安定性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内外对于电力用油中抗氧化剂,T501分析检测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展望了该分析检测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通过建立脱硫综合试验装置,研究了使用中水泥浆作脱硫剂产生泡沫的规律,分析了出现泡沫问题的原因,分析了使用中水泥浆作脱硫剂可能产生的工艺问题及对脱硫副产物石膏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高纯硼酸中痕量阴离子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建立起了使用谱睿技术去除高纯硼酸基体并同时测定痕量阴离子的方法.通过双阀切换技术,使用戴安公司独有的电解水纯化装置产生纯水源,并将样品推至低压浓缩柱.可于消除基体中硼酸根干扰的同时,在线富集样品申的阴离子,最后使用IonPac AS15分析柱进行分离.在20~500μg/L浓度范围内,7种常见阴离子的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优于0.995,对硼酸
四川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度定向深井的钻井过程中阻、卡、漏、喷等多个复杂因素交织,特别足在压差作用下钻井液在低渗透层或漏失层所形成的虚厚泥饼,容易造成井眼缩小,泥包钻头等,导致频繁阻卡、托压甚至卡钻等复杂情况。本文在总结前期堵漏施工的基础上,针对裸眼复杂井段逐步发展创新出“间歇关挤承压堵漏技术”。该技术的关键点是:使用各种刚柔颗粒级配的堵漏材科配制堵漏浆:采用高承压≥9MPa的问歇关挤方式:稳压8
静52-H1Z井是大民屯凹陷静安堡潜山静52块的一口20分支的水平井。本井综合运用复合膜钻井液体系、无固相新型PWG钻片液体系、替代柴油的新型润滑剂、超低渗透降滤失剂、GOB携岩机理和聚合醇保护油气层技术,在大井眼定向井段、水平主井眼和20个鱼骨分支井眼的井壁稳定、润滑、携岩、储层保护以及二开技术套管的防磨损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成功地完成了国内第一例20分支水平井,创造了国内分支最多、揭露油层最长
漏失是作业过程产生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微泡液是由物理化学作用自然形成的粒径较小的囊状泡或乳滴,它能够根据漏失地层开度、裂缝缝宽和溶洞高度自动调节粒径大小和形状以及利用工作液高粘度,封堵地层,且具有较高的承压能力。室内实验表明微泡完井液性能稳定性,封堵能力强且返排容易,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岩心恢复值就能达到80%以上。在严重漏失井的现场试验表明,微泡暂堵完井液能很好的封堵漏失地层、建立循环、返排容
为满足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气田滴西地区石炭系天然气开发的需要,2009年在该区实施了针对石炭系火山岩的开发三维,通过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施工质量细节控制、叠前去噪技术、火山岩特征保护处理技术、振幅保真的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技术等技术措施,使该地区石炭系成像较以往资料晶质得剑明显提高,提高了开发井网的布设效率。
本文在对岩芯及成像测井裂缝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过断层的水平井成像测井资料,开展对断层两侧的裂缝发育情况研究,分析认为裂缝发育密度与离断层的距离相关,提出裂缝成因丰要受区内走滑正断层所控制。建立了三类不同规模的走滑正断层带裂缝密度分布函数,对阿曼DALEEL油田下白垩统上Shuaiba段断裂带裂缝分布进行了定量评价。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致密灰岩中的缝洞油藏储集空间主要为由天然裂缝和酸压裂缝沟通的一个或多个大型管道状洞穴构成的复杂系统。塔河油田四区TK440、TK449H和TK424C井等3口相巨连通的油井里水直至水淹的开发过程表明存在多个不同的边底水侵入通道,并不遵循由低到高逐渐见,水的常规特征。在3口油井水淹之后,通过低部化的TK440井探索性注水使高部位TK424C井含水下降,而TK449H变成,变成
依据原油的物理性质可将东营凹陷胜坨地区的原油分为稠油和正常稀油,稠油分布于浅层,是由沙河街组四段烃源岩提供的低熟油遭受次生改造而形成:正常稀油分布于深层的岩性和构造一岩性油气藏中,成熟度较高。按照硫含量,又可分为3类:高含硫原油分布于浅层,油一源对比表明该原油来自于盐湖一成水湖的沙河街组四段烃源岩;低硫原油分布在深层的沙河街组三段储集层中,原油米白丁淡水一半成水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中等含硫原油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