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规建设问题的一些思考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2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magicl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福岛核事故引发公众对中国核电建设的担忧,如何解决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法规标准建设的滞后问题成为保障中国核电安全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分析了目前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标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困难,并对解决的办法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创新水源型流域污染系统控制科技支撑战略,对中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管理具有前瞻意义。本文从引导科技支撑发展方向,发展多维流域认知系统,创立流域系统控制知识,创新水源流域环境技术,建立流域水环境经济学与完善流域环境管理体系六个方面构建了水源流域污染系统控制的科技支撑战略体系;从制定水源型流域环境区划、水源型流域安全发展规划、水源型流域环境保护规划与水源型流域保护工程规划四个方面提出了水源型流域污染系
为确保供水安全,近年来,无锡市环保局启动太湖饮用水源地枯水期预警工作。本文阐述了预警工作的要点、预警类别的划分和预警水域的水质现状,并以2012年枯水期预警期间无锡沙渚水源地外围氨氮浓度异常升高为例,对水源地预警工作的展开和异常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指出太湖西部入湖河道及竺山湖水域已经对沙渚水源地构成了潜在的现实威胁,“引江济太”虽能在短期内明显改善沙渚水源地的水质,但从长远来看必须打通新的
对南大洋POC的主要来源-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研究逐步深入,除了传统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分布特征研究,采用叶绿素a浓度表征浮游植物现存生物量,用同位素示踪测定初级生产力,不同细胞粒径的光合浮游生物对生物量和生产力的贡献等,使南大洋浮游植物的研究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如何避免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实验室、BSL-4实验室)对周围环境的潜在风险影响,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关注。本文在研究国内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现状与常见环境风险基础上,结合生物安全实验室布局结构及其感染性“三废”的常见处置措施,分析环境风险事故节点,提出应用于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需求,并给出系统结构与实现过程,以期为国内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与风
本文通过分析全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统计工作信息平台构建的思路,重点描述了系统总体架构、体系设计思想、系统部署方案、系统功能架构及主要组成,分析了信息平台采用的关键技术。该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为“十二五”全国持久性有机物统计和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撑环境,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城市空间数据挖掘系统可以更全面地挖掘空间数据库中的城市发展信息。对该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等做了详细介绍;该系统以MapInfo为平台,采用MapBasic、Visual FoxPro等对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和空间数据预处理编制程序,并与SPSS、MatLab等软件集成,初步建立了城市空间数据挖掘实验系统,并结合山东省进行了大量应用实验研究,获取了一批城市空间数据挖掘结果。
本研究所选的研究区域主要是漾濞县。漾濞县位于云南省中西部,该地区资源富集、生态脆弱、贫困普遍,发展与保护矛盾极为突出等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采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和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对研究区土壤侵蚀量进行了估算。
GIS作为一门综合信息技术,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并在环境系统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文介绍GIS技术的特点、发展现状,以及各环境业务领域的GIS应用。进而讨论GIS在环境应用中的作用及问题。
环保电子政务从无到有,为环境保护、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在环境保护信息化和现代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突出作用。为顺应发展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建立服务型政府,相应的环保电子政务也在经历着发展、飞跃。
本文以黄土高原上黄试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环境梯度分析方法,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地形位四个地形因子,将植被景观分布图分别与各地形因子梯度图叠合,采用无量纲分布指数定量研究植被景观在各地形因子梯度上的分布特征,得出各类植被景观的优势地形分布区间,揭示了植被格局与地形之间的关系,为上黄试区的植被保护与恢复、生态管理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