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2+胁迫下对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半致死浓度的测定

来源 :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4种污染条件下相同规格的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的不同浓度镉污染的耐受性进行了测定,采用Bliss法计算了半数致死量LC50.4种污染条件分别为:在每个无沙的镉污染溶液杯放5条沙蚕(A)、在无沙的镉污染溶液杯放单条沙蚕(B)、在有沙的镉污染溶液中放5条沙蚕(C)和在有沙的镉污染溶液放单条沙蚕(D).结果表明:Cd2+对沙蚕表现出较强的毒性,在A、B、C和D的条件下,96h的LC50分别为6729.0μg/1、7873.1 μ g/1、10288.0 μ g/1和17608.0 μ g/1.t-检验结果表明,就沙蚕的LC50而言,A条件下与其他三种条件下的差异极显著(P<0.01),而其他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展对沙蚕的生态毒理学实验奠定了科学基础.
其他文献
试验分别选用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赤子爱胜蚓粪为添加剂配制成7组饲料[添加量为0(对照组)、2.5%蚯蚓浆、5.0%蚯蚓浆、7.5%蚯蚓浆、2.0%蚯蚓粪、4.0%蚯蚓粪、6.0%蚯蚓粪],在网箱中投喂改良鲫(Carassius auratus)[初始体重为(90.99±1.41)g]100d,每组3个重复,研究赤子爱胜蚓或其蚓粪对改良鲫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结
通过饲养试验测定饲料中直链/支链淀粉比对罗非鱼生长性能、消化率、消化酶活性以及餐后代谢的影响.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高直链玉米淀粉为直链淀粉源以及糯米粉为支链淀粉源,分别配制5种等氮(32%)、等脂(6.5%)和等淀粉(35%)的试验饲料,但每种饲料中淀粉的直链/支链比不同,分别为0.11 (diet l)、0.24 (diet 2)、0.47 (diet 3)、0.76(die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在高蛋白日粮条件下,超量添加维生素E对鲤生长性能、肌肉组成及其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360尾健康的鲤,平均体重(97.17±6.01)g,随机分成6个处理,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300、500、700和900 mg/kg维生素E的试验饲料,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试验期60 d.[结果]结果表明:随维生素E水平的升高,鲤增重、特定生长率呈先升后降趋
以初始体质量7.27±0.40 g的青鱼为研究对象,研究VE对青鱼幼鱼生长、免疫及抗氨氮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特定生长率为指标,折线模型表明青鱼有效维生素E需要量为65.0 mg/kg.VE对鳃丝Na+/K+-ATP酶活性(NKA)和血清皮质醇(COR)无显著影响,但随着饲料VE含量的升高,过氧化氢酶(CAT)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T-SOD)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MDA)呈下降趋势.氨氮胁
本研究从养殖生态环境中分离筛选了一株产酶芽孢菌ZD08并进行液体培养条件优化.结果显不: (1)该菌株表现出较好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 (2)该菌株80℃水浴15 min对其存活没有影响;95℃水浴5 min存活率达93%,100℃水浴5min有80%存活,热稳定性较好; (3)菌株ZD08液体培养的优化条件:适宜生长温度32℃,PH 7.0,转速150r/min,接种量10%.
在池塘网箱系统中对异育银鲫(初始体重为174.9±25.9g)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饲料中不同比列豆粕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生长、饲料利用和品质的影响.实验以全鱼粉为对照组,设计5组等氮(蛋白水平为35%)等能(能值为18KJ/g)的饲料,豆粕替代鱼粉的比列依次为0、50%、75%、95%和100%.结果表明:高比例豆粕替代鱼粉显著降低异育银鲫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背肌胶原蛋白和背肌总氨基酸含量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膨化浮性饲料投喂组和普通沉性饲料投喂组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膨化浮性饲料投喂组罗非鱼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普通沉性饲料投喂组(P<0.05),而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普通沉性饲料投喂组.
对投喂3种不同饲料(A组: 90%配合饲料+10%食品添加剂;B组:配合饲料;C组:新鲜鱼组)的中华鳖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添加10%食品添加剂的混合饲料组(即A)与B和C组相比较,在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指标方面差异不显著,但在粗脂肪含量上,可降低中华鳖肌肉脂肪的含量,属于低脂产品,有利于提高中华鳖的质量品质.A和C组氨基酸含量很丰富,组成相对比较平衡,含量高低基本相同,而B组肌
本实验旨在探讨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生长以及肌肉和肝胰腺内免疫酶活性的影响.选用体重(10±1)g的克氏原螯虾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5个实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1000、1500、2000、2500mg/kg的黄芪多糖.实验室饲喂4周后取肌肉和肝胰腺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
2012年9月浙江象山港海区某养殖场养殖赤点石斑鱼爆发疾病并引起规模性死亡。病鱼摄食停止,呼吸微弱,多数侧卧池底呈"昏睡"症状,数天后死亡;病鱼脾、肾等内脏组织明显肿大,肠道轻微红肿,其它无明显异常。显微镜检未发现有严重的寄生虫寄生,内脏组织细菌分离未获得明显优势菌,初步排除细菌性或寄生虫性疾病;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病鱼鳃、脾脏、肝脏、肾脏等组织细胞质内存在大量直径约为150nm,大小相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