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sum评估在老年粗隆间骨折分级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l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Possum评估指导下实施分级护理对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科住院治疗的粗隆患者共82例纳入研究,男49例,女33例,年龄60-93岁,平均75.3岁,应用Possum系统评估对82例患者进行生理学因素及手术风险因素评估,根据患者病情等级遵医嘱实施分级护理,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该类患者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单纯应用传统的JOA评分系统只能反应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变化而忽略了社会和心理因素,并不能准确反应生活质量变化.本研究应用JOA评分和SF-36健康调查量表等相结合的方法对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后不同时期的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共97例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59男,38女, 51.8士13.5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针对高龄粗隆间骨折病人年老、体弱、多病、手术风险大等特点,追求最小切口,真正微创手术植入PFNA,达到安全、稳定、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目的.方法:本组病例62例,男性22例,女性40例.年龄70~99岁,平均78岁.62例病人均伴有重度骨质疏松症,其中伴有冠心病21例;伴有糖尿病16例,伴有高血压17例;伴有肺心病7例;伴有肺部感染4例;安装起搏器3例;安装冠脉支架4例.同时伴有2种以上
目的:通过对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随访,分析医方评价的神经功能和患者自评的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共88例(50男, 38女,58.6±9.1岁) 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的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术后不同时期的(脊髓)神经功能 (NF,neurological function),总体生活质量(QoL,quality of life
目的 探讨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 方法 45例前足软组织缺损,采用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8例,外踝上低旋转点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1例,内踝上胫后动脉穿支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游离穿支皮瓣18例.交腿皮瓣5例.结果 8例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供区植皮一期愈合; 14例带蒂低旋转点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中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8例游离穿支皮瓣,皮瓣完全成活,外观及功能
目的:应用骨延长或骨搬移的方法治疗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遗留的骨缺损,达到修复骨缺损和保留肢体的目的.方法:2009年以来,我们对21例骨肿瘤患者采用肿瘤瘤段切除,骨延长或骨搬移的手术方法,成功对骨缺损进行修复,收到满意效果.本组病例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9—47岁.其中股骨及胫骨骨肉瘤6例,胫骨骨细胞瘤2例,复发性骨样骨瘤3例,复发性骨巨细胞瘤3例,骨转移瘤2例.根据瘤段切除范围大小,缺损4
目的:总结分析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疼痛、感染、脱位及松动的原因,提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的方法。方法:对69例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随访6月-8年,对其中发生疼痛(1例)、感染(1例)、脱位(2例)、松动(2例)等并发症患者进行评价分析,找出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处理方法。结果: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明确,主要为术中、术后操作及处理不当所致。结论:正确熟练掌握无柄人工髋关节置
目的 回顾分析比较PFNA与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6月-2012年5月收治10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分为PFNA组(A组)51例及INTERTAN组(B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优良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应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 mean ± SD 表示 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为两
目的 研究微创截骨的方法与缓慢牵伸矫形的方法,达到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矫正膝外翻畸形.方法 2010年以来,我院研究微创截骨缓慢延伸矫形的方法,较真膝外翻畸形28例共32肢体,收到满意效果,不但安全有效矫正了畸形,而且避免了一次切开内固定矫形引起的腓总神经损伤及创伤大、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等不足.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本组病例,男16例,女12例,其中双膝外翻矫形4例,骨骺损伤畸形5例(均伴
会议
目的 综合评价颈椎间盘突出症行颈椎前路术后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2009年8月—2015年收治的5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0例患者施行颈椎前路手术,经精心护理,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颈椎间盘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病有效的方法之一,做好该类患者的护理,对于促进康复尤其重要。
目的 探讨和研究浮膝损伤合并颅脑损伤临床治疗的方法和疗效,分析影响疗效和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收集的40例浮膝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2-70岁,平均38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6例,高处坠落伤6例,重物压砸伤4例,机器绞压伤2例,其它2例。浮膝损伤按张伯勋等分型:Ⅰ型为双髁型18例,Ⅱ型骨干型12例,Ⅲ型混合型10例,合并的颅脑损伤:单纯颅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