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IDH1突变规律及临床特点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663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IDHI突变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PCR技术结合DNA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349例成人初治AML患者骨髓标本中IDH1基因突变状况,分析其分布特点和临床意义.结果:①349例患者中35例IDHI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0%;②首次在AML中发现可产生2-HG的IDH1 c.299 G→A,p.R100Q突变;③IDH1基因突变最常见于AML-M1(5/14、35.72%),与其他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IDH1基因突变在正常核型AML发生率为9.9%,与异常核型患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实施三维超声技术定量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发生重构前后,左心房在存储、辅泵、管道功能上的改变。方法:选取住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4例,通过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受检者分为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25例)及高血压左室肥厚组(29例,其中心衰2例);正常对照组26例为同期正常体检者;以上分组均排除房颤等心率失常、各种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各种引发继发性高血压病的因素.应用实施三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二维超声图像特征、产生原因及与脊髓损伤水平相关性。方法:采用二维超声观察SCI患者泌尿系包括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声像图改变。结果:SCI患者伴发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其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特征,并与临床密切相关。结论:二维超声诊断SCI神经源性膀胱为临床预测、评估预后、指导临床康复治疗有重要意义。
目的:评价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对子宫内膜形态的影响。方法:对26例长期放置IUD并且有临床症状的妇女进行常规二维及三维彩色多将勒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内膜厚度等超声表现,并在取环后刮取宫腔内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二维超声诊断的16例声像图改变主要表现为:内膜不规则增厚,内膜回声强弱不匀,局部区域回声增强,内膜线尚清;宫腔内局限性的高回声颗粒状或滴水状,单发或多发,其小息肉(<
目的:探讨腔内彩超诊断宫颈癌及其转移与扩散的声像图特征对临床诊治的价值。方法:应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分析宫颈癌及其转移与扩散的的二维声像图及其血流情况.本文对24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经阴道及经直肠二维声像图和CDFI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宫颈癌中早期宫颈癌(Ⅰa至Ⅱ a期)声像无明显增大,仅见宫颈管内强光斑,血流信号无增多.宫颈部动脉阻力指数无特异性.中晚期宫颈癌及其转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注射无水乙醇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对70例高龄的列腺增生患者经直肠穿刺前列腺注射无水乙醇消融治疗,治疗后1、3、6、12、24个月随访,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声像图及病理变化,超声造影表现,并对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病理显示前列腺组织呈凝固性坏死表现;7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前列腺体积缩小,最大尿流率增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患儿诱导化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CD133-1和CD133-2两种亚型分子的表达与临床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3例B-ALL患儿BMMNC的CD133-1和CD133-2的表达比例和初始治疗第33天微量残留病(MRD)水平.结果:①103例初诊B-ALL患者CD133-1表达阳性者39例(占37.9%),CD133-2表
目的:探讨Rab7b在HHT诱导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关系。方法:用MTF法检测HHT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K562细胞凋亡,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体的标志物LC3的表达,用自噬抑制剂3-Methyladenine(3-MA)抑制K562细胞自噬后检测HHT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变化,并用West-ena blot检测ca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AL)综合治疗联合心理康复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52例AL随机分为2组:A、B组各为76例,①A组给予化疗、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②B组给予化疗、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心理康复干预治疗.心理康复干预治疗分工协作为5步法:分析患者心理→实施治疗措施(心理干预)→观察心理变化→家人心理指导→长期治疗计划).
目的:观察肿节风提取物(ZJFE)在体外抑制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U937、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HRF-288增殖的作用,并探讨其对免疫相关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白血病U937、CHRF-288细胞株为靶细胞,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ZJFE对U937、CHRF-288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在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内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的水平及细胞表面必要的共刺激分子CD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增殖相关信号传导的影响,探讨其抗白血病作用及机制.方法:以白血病细胞系HL-60、K562细胞为靶细胞.采用半固体集落培养观察不同浓度(10、20、40、80 mg/L)黄芩苷对白血病细胞克隆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MTT法检测高三尖杉酯碱对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V/PI-FITC双标法分析不同浓度黄芩苷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