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条纹病毒对介体灰飞虱后代生活力的影响

来源 :第十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z521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水稻重要病毒病害之一,该病是由灰飞虱(Small brown planthopper,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传播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引起,RSV能在灰飞虱体内循回并增殖,且可经卵垂直传递.研究RSV与灰飞虱的互作机制,对于阻断病毒的传播、控制病毒病害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研究了RSV对灰飞虱后代生活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其他文献
粮食是安天下的产业.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是既有战略意义又有经济意义.粮食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物质保证,同时对改善人们生活,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然而近几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安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化,现代农业园区的快速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趋势不可逆转.同时人口特别是外来人口的剧增加上环境恶化没有
通过对昆明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产业发展的客观阐述和分析,针对昆明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发展昆明市马铃薯产业的建议,就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建设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产业化基地;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农民自发成立产业协会,完善种薯繁殖体系,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种薯质量;实现增产增收.
为了保障临沧市茶叶产品的饮用安全,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促进产业发展,对临沧市茶园结构进行分析,对茶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状况调查分析,综合现阶段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出茶树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生态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
2013年5月和8月,在两次巨(鱼丕)人工繁殖生产过程的苗种培育阶段,均发生了斜管虫病,经药物对比和梯度试验,对患病鱼种采用土霉素、苦参末和硫酸锌联合用药进行防治,死亡率低于20%.斜管虫属原生动物,为单细胞寄生虫,一般为低温季节流行病,适宜斜管虫繁殖的水温为8~18℃,最适繁殖水温为5-12℃,在水质恶劣、鱼体抵抗力低下或高密度精养时,水温28℃时也能大量繁殖。巨(鱼丕)鱼苗早期在孵化车间内培育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辣木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明确产业发展优势所在,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加快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建议和意见,提出应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对发展辣木产业的领导,要充分借鉴云南省以往产业发展的各种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及时总结群众在发展辣木中涌现出的新经验和新方法,尽快制定出发展辣木产业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群众在辣木种植、加工、销售等不同环节做出贡献。要组织力量尽快梳理有关辣木
为示范推广应用"锐胜+亮盾+福戈+爱苗+宝剑+顶峰组合方案"(简称先正达组合方案)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解决方案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效果,达到以最低施药量实现控制水稻主要病虫为害,促进水稻健康生长,保证对农田生态和稻米的食用安全的目的,在江西省植保植检局的安排下,2013年,吉安市吉州区在晚稻上开展水稻病虫草害综合解决方案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先正达组合方案中,锐胜+亮盾种子包衣防治稻蓟马及种传病害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该虫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自1993年在濮阳市首次发现小麦吸浆虫零星为害以来,受耕作制度、气候、人为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发生面积急剧扩大,为害程度亦日趋严重,2014年发生面积达到47万亩,占当年小麦种植总面积的13.06%.笔者通过总结多年防治该虫的经验,选定了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40%氧乐果乳油、80%敌敌
永年县是农业大县,全国蔬菜生产十强县.农业耕地总面积6.5万公顷,其中水浇地面积6.2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3.43万公顷,玉米3.6万公顷,蔬菜复种指数高,面积6.07万公顷.在蔬菜生产过程中,蚜虫、小菜蛾、烟粉虱、甜菜夜蛾、菜青虫等害虫发生频度高,为害重,抗性强,还能为病毒病、软腐病等一些病害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当前,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病虫害绿色防控又是其中的
在昆虫生长、繁殖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共生细菌发挥着某些重要作用,例如帮助宿主消化食物,为宿主提供一些必需的营养物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调控宿主生殖,提高宿主对不适环境因子(病原物、寄生蜂、高温、杀虫剂等)的抵抗能力等.研究昆虫中共生细菌的种类构成和功能可为阐述昆虫种群的适应机制、昆虫的多样性形成与进化机制提供重要信息,同时可为研发害虫生物防治新技术提供思路。稻水象甲(鞘翅目象甲科)是我国外来入侵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alis Guenée)是东南亚和我国水稻上的重要迁飞性害虫,自2000年以来该虫在我国发生日益严重,年均发生面积超过2500万hm2(刘宇等,2008).然而,化学防治成为生产实践中主要防控措施的今天,生物防治技术力量仍显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