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观察与沟通在基层单位的应用

来源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第四届青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x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观察与沟通是落实有感领导、展现领导承诺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安全观察与沟通的实施,可以激励和强化安全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避免伤害和事故的发生.本文以某基层单位安全观察沟通报告统计分析为依据,从员工的反映、员工的位置、个人防护装备等七个方面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其他文献
在低油价的新常态下,建立跟踪评价机制对实现产能项目效益最大化意义重大.详细介绍了项目评价工作的三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主要的评价内容、目的及意义,同时明确了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对指导油气田产能建设项目的实施和开展,协助分析油气田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产能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模式,引导合理利用投资,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出人意料的持续下跌,期间虽有局部时段的小幅反弹,但总体呈现低位运行态势,持续10年的高油价时期结束,低油价时代来临.这一转折意味着石油石化行业黄金十年盛宴的结束,规模收缩、利润下降的寒冬到来,全球石油石化行业进入艰难的调整发展期.同时,全球的经济形势却为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并购国外优势油气资产,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针对当前低油价形势,结合实际统计数据,客观地分析了
国内石油石化企业重组以来,其下属社区的改革发展问题一直是一大难题,而作为典型"国企社区"的中国石化社区,也正面临着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压力.社区需要在"互联网+"、"智慧社区"、O2O等新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满足职工居民日益提升的人文需求并实现自身更有质量、更有效益发展.这一方面需要从内部入手创新改革机制,另一方面需要顺应并搭载外部环境趋势,聚焦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互联网+"社区,促进社区经营管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遭遇断崖式下跌,作为与原油价格息息相关的管道天然气和LNG价格也随之剧烈波动下行.本文以中国石油海外天然气进口为例,综合比较了中亚天然气、缅甸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俄罗斯亚马尔LNG、加拿大四方LNG、澳大利亚煤层气等进口气以及我国自产气的价格,分析低油价环境下中国石油进口天然气的盈亏平衡情况,并据此提出了相关认识和建议.
中原油田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老区资源不足、生产成本增长过快、市场竞争优势有待提高的问题日渐突出.面对这种局面,油田积极推进"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整体进入战略转型期.随着油公司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入,油田积极探索和建立内部服务保障体系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追求效益最大化,把握盈亏平衡点,实现油藏经营与开发生产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老油田的管理效能、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
标准化是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保障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的基本方法.从对标管理、核心标准制定、标准实施等三个层面研究了标准化对管输企业的重要意义,分析标准化管理在各个层面对管输企业降本增效的作用,阐述了技术标准化管理与降本增效的联系,以期达到标准化助力管道运行管理拥有最佳技术管理秩序并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
进入开发开采中后期的采油厂,开发成本刚性增加,开发效果和效益逐年变差.因此在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呈"断崖式"下跌的条件下,如何适应新常态、应对低油价、抓住新机遇,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效益,提高企业发展基础,是各采油厂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效益发展,强化效益开发、提升经营控制、激发机制体制活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以求做到高水平、高效益,低成本开发.
当前,国际原油价格低位运行,导致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大幅消减,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呈现严重萎缩的态势,营业收入、利润进一步下降,石油钻探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在此背景下,如何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缓解生产经营压力,是目前石油钻探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分析钻井成本的构成入手,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和重点,提出从控制人工成本和固定资产投资,降低材料费用和能源费用四个方面,强化管理、提升技术水
节能监测是石化生产的重要工作环节,节能监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庆石化公司的生产效益.节能监测室结合监测经验,从提高管理水平,适应生产设备不断增加的工作需求出发,根据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创造出比较适合节能监测特点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节能监测的整体管理水平.并通过采用一系列强化措施,确保节能监测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为石化生产节能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荷兰以其和多个国家之间的优惠税收协定,成为了积极有效的第三国.中国企业决策层较多关注股息预提税,容易忽视汇兑风险对于公司所在国所得税的影响.本文以荷兰某控股公司为例,分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税务筹划过程中所面临的汇兑风险影响,提出了可以采用的规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