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Ⅲ)置换/UV光解/共沉淀组合工艺高效去除水中的有机膦酸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plu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膦是污废水中磷元素不可忽视的重要形态,通过混凝吸附等传统方法难以高效去除。含C-P键的有机膦酸是一类人工合成的螯合剂,广泛用作阻垢剂、缓蚀剂等用途,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近年来在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检测到的溶解性有机膦酸的文献报道大幅增加[1]。
其他文献
新型有机污染物(EOCs)对水环境及人类存在很大危害。纳米材料(如氧化石墨烯(GOs)、金属有机框架(MOFs)等)因具有大比表面积、结构和功能基团可调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中EOCs的吸附去除。为提高纳米材料稳定性、避免其在使用过程造成二次污染,可采用将纳米材料与有机高分子复合的方式,优化纳米吸附材料的实用价值。本团队依据典型EOCs的分子结构特征,分别以GOs和MOFs为核心,开发了系列无机
作为一种典型的有机污染物,合成染料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因此,针对染料废水的新型高效处理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基于过硫酸氢盐(PM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AOPs)已被广泛应用于难降解顽固有机污染物包括染料、农药、酚类和苯类等化合物的去除,并成为污染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1]。过渡金属离子包括Co、Fe、Mn等能有效地活化PMS产生活性氧自由基,而Fe-基材料由于其无毒和经济性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ynergistic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microbial electrochemical system(BES)e.g.MFC(microbial fuel cell)and MEC(microbial electrolysis
水体酚类污染极其普遍,虽然酚的浓度不高但常具有较高毒性[1].吸附法操作简单,适用于低微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本论文考察了苯乙烯系多胺类树脂(CEAD)对四种酚类化合物(邻硝基酚,ONP;对硝基酚,PNP;邻苯二酚,CAT和对苯二酚HQ)的吸附性能研究.研究表明CEAD对四种酚的吸附均随pH升高而先升高后下降,最优吸附pH为5~7.
In previous studies,ozone oyster shell fixed-bed bioreactor and membrane bioreactor(OFBR-MBR)were developed for municipal tail wastewater treatment,and qualified good effects.This study mainly discuss
厌氧氨氧化(ANAMMOX)菌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质的含量远高于多糖(70%以上)[1]。关键地,胞外蛋白(PN)的电负性和疏水特性直接关系到ANAMMOX生物膜的形成与颗粒化[2]。然而,为获取具备生物有效性的PN,从而成功实施蛋白质组的功能与结构表征分析,有效的EPS提取方案就显得至关重要。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TiO2纳米复合材料,增强了TiO2光催化性能,应用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Pulsed discharge plasma,PDP)系统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协同降解。通过对石墨烯-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化学键合状态、光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表征,表明该复合材料能够成功地制备。与纯TiO2相比,光吸收范围可扩展到可见光(<505nm),石墨烯-TiO2样品中电子-空穴对
本文研究了同轴降膜介质阻挡放电(DBD)与羟基氧化钴(CoOOH)催化剂联合降解水中反式阿魏酸(FA)的降解特性和协同机理.结果表明,当放电电压为11.2 kV时,单独DBD降解FA 10 min后,FA的降解率为74.4%.在DBD系统中投加0.5 g/L的CoOOH后,在相同电压和处理时间下FA的降解率提高至98.2%,比单独DBD体系提高了23.8%,能量效率(G50)提高了186%.CoO
硝酸盐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污染物。过量的硝酸盐进入水体不仅会造成富营养化,影响自然景观,而且还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生物反硝化工艺去除硝酸盐相对物理化学方法具有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的优势,被广泛采用。
Although the toxicity effects of engineering nanoparticles(NPs)in biological wastewater nitrogen removal(BNR)system have been extensively explored,the role of N-acyl-homoserine lactone(AHL)based quo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