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制种玉米病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332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2015年,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在张掖、武威和白银玉米制种基地针对制种玉米主要病害,开展了以农业措施和植物健康护理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结果表明:各示范区出苗率和对照基本一致,种子包衣安全,无药害发生;白银示范点抽雄后玉米株高和株粗直径增幅最大,分别为5.9%和10.3%;武威示范点叶片数增幅最大,为4.1%;玉米锈病、玉米顶腐病、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效在部分地区高达30.3%、39.8%和34.3%;武威示范点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幅度最大,分别增加了49.48%和21.43%;张掖碱滩示范点籽粒均匀度最好,较对照增加了23.42%;白银示范点增产最多,较对照增加了123.7%,增产112.9kg/亩;总结了甘肃省制种玉米病害发生特点,提出了制种玉米健康护理理念,为控制和减轻甘肃省制种玉米病害提供必要的参考.
其他文献
稻绿核菌所属的广义麦角菌科真菌为一类寄主范围很广的子囊菌门真菌,其寄主包括植物、昆虫和真菌,其中一部分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如水稻病原菌-稻绿核菌、麦类植物寄生
针对当前推荐施肥方法存在周期长、成本高及难以适合分散小地块的弊端,本研究利用Nutrient Expert 养分专家系统在山东省平原县小麦—玉米轮作作物上进行3年的推荐施肥试验,
本文按照昆虫不同的口器,将目前使用的昆虫取食行为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汇总,并讨论其利弊.不同口器昆虫的取食行为评价方法各不相同,主要有EPG技术,取食行为观察,取食量的统计,其
Introduction As we look to the future, people in nations around the world share the same concerns about increasing cereal production (because it is, and will co
会议
通过研究不同施磷方式对玉米苗期形态生长、根系活力、养分积累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探究如何高效利用磷肥.采用盆栽实验,设置不施磷肥、均匀施肥、局部施磷、局部施肥4个处
2011-2014年在黑龙江省设立了66个Nutrient Expert (NE)玉米推荐施肥田间验证试验,以验证NE推荐施肥效果,结果表明,养分专家推荐施肥(OPTE)比农民习惯施肥(FP)和当地推荐施肥
研究华北平原麦玉连作模式下冬小麦最佳施氮量.在河北辛集马庄试验站,从2007年至2012年连续5年采用大田定位试验方法进行研究.试验设不施肥(CK)、磷钾肥处理(P+K)以及在施用
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国的有机农业具有“白炽灯效应”,由于有机农产品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的附加值,生产和消费过程建立在产销双方高度信任的基础上,这个信任就是以个人为核心信任范
本文综述了生物饲料标准研究现状、地源性饲料关键技术集成和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应用进展.在生物饲料标准方面,列举了部分现行标准,提出了生物饲料标准化实践与方法,指出了标准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小麦赤霉病在我国呈加重发生态势,年均发病面积超过8 000万亩,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此外,病菌在病麦粒中产生的真菌毒素也严重威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