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豹(Uncia uncia)红外相机拍摄初步结果

来源 :第四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t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雪豹(Uncia uncia)是一种仅分布于中亚高山地区的珍稀物种,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并被CITES列入附录Ⅰ,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行动诡秘,野外调查困难.2014年5月-2015年6月,团队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在天山中西部地区,开展雪豹种群分布、数量监测以及食物资源状况调查.本次在天山南北地区前后布置了超过80台红外相机,具体地点包括乌鲁木齐县南山、乌苏(中天山)、伊犁尼勒克、特克斯及昭苏(西天山)等地.共拍摄到有效照片~6万张,其中雪豹照片达到480张.而且,在天山中西部4个地区11个点位拍摄到雪豹.通过照片分析,至少可以清晰辨别出8-11只雪豹.此外,还拍摄到各类野生动物照片上万张,种类在40种以上,隶属于8目18科,包括北山羊、灰狼、赤狐、棕熊、狗獾、白鼬、石貂、马鹿、狍、野猪、草兔、旱獭、石鸡、暗腹雪鸡及红嘴山鸦等,种类相对丰富.同时还结合痕迹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及样线调查法等方法开展野生动物调查.结果显示,雪豹近几年种群状况恢复良好,分布地区不断扩大,遍布天山南北上千公里范围.一些业余观兽爱好者、摄影师、牧民、学者在野外遇见雪豹的事件不断见诸于电视新闻、报纸、网络等媒体.种群的良好与食物资源的充足密切相关.调查显示,雪豹食物资源丰富,尤其是北山羊,数量居多.这些都与近十年生态环境逐渐恢复、民众环保意不断提高、政府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强密切相关.基于此,希望继续借助红外相机技术,通过野外调查,摸清天山雪豹种群分布、数量及其食物资源状况,合理评估环境因素,为雪豹的研究、保护、管理提供数据和建议.
其他文献
乙醇是全球产量最多的生物制品,纤维素乙醇是中国能源重要发展方向.本实验室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在无氨基酸无维生素条件下能高效发酵生产乙醇的运动发酵单胞菌.细菌能高效利用单一的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或葡萄糖、以及4种糖的任意组合,能利用乙酸为单一碳源生长、同时生产乙醇;绝大多数微生物在4 g/L糠醛中不能生长,在含4g/L糠醛而无氨基酸无维生素的培养基中,重组细菌的乙醇理论产率高达98%,在12
会议
以粗甘油为底物,采用自然富集驯化法经20次传代从厌氧活性污泥中获得一组微生物菌群C2-2M,可高效转化粗甘油为1,3-丙二醇(1,3-PD),转化率为0.71mol/mol,同时乳酸随传代逐渐降低直至消失.经16s rRNA基因检测,菌群C2-2M以丁酸梭菌为绝对优势菌(97.34%),还含双酶梭菌(0.81%)、谷糠乳杆菌(0.01%)及未鉴定梭菌属(1.82%).该菌群的间歇发酵可耐受100
一碳气体(CO、CO2和CH4等)是重要的碳资源.其来源广泛,包括大型石化、冶炼企业的废气,由含碳物质如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生物质等气化制备的合成气.近年来钢厂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合成气等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或甲烷的含碳气体发酵技术引入关注.构建能够高效利用含碳气体的人工细胞工厂,实现将其生物转化为石油基化学品,将为解决全球资源和能源问题开辟一条新路,对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选择
会议
转酯化是基于气相色谱脂肪酸成分分析方法和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常规的转酯化方法耗时、步骤繁琐的缺点都限制了其在能源微藻研究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产油微藻筛选、油脂代谢调控过程中脂肪酸成分的实时分析等方面.因此,我们引进具有高效传质传热特点的微通道反应器,开发了一种基于微通道反应器的快速转酯化方法,整个转酯化反应仅需要20 min.在微通道反应器转酯化体系中,微通道反应器的内径尺寸为0.
微生物电合成是结合微生物学与电化学的新兴研究方向。电化学活性菌株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吸收人工提供的外源电子,打破胞内代谢原有的氧化还原平衡,定向催化底物合成还原性目的产物。近年来,基于生物基化学品的微生物电合成取得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生物基化学品微生物电合成的基本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电化学活性菌株的种类、电子传递机制以及典型的菌株培养方式,同时结合菌株代谢途径,讨论了微生物电合成促进乙酸、1
在味精生产中,发酵液中的光密度、pH、温度和葡萄糖浓度直接影响着谷氨酸的产率,因此如何快速、方便快捷、准确检测生物参数是非常重要的。发酵在线分析系统利用固定化酶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实时的检测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参数,为谷氨酸发酵过程优化提供数据支持。本文通过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自行研制的SBA系列发酵在线分析控制系统对谷氨酸发酵的OD值、温度和pH值以及葡萄糖的浓度进行在线分析检测,并且对该系统的工
本该研究利用37℃培养的中温厌氧消化菌群为菌源,直接提温至50℃驯化培养,获得连续处理高浓度糖蜜废水的厌氧消化产甲烷菌群,并考察高温驯化过程中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温厌氧消化菌群直接转入高温培养后,在高浓度有机废水连续进料的条件下,厌氧消化过程能够快速启动生成甲烷,并在22d后形成稳定的高温厌氧消化产甲烷菌群,平均甲烷生成效率为162.3mL CH4/g COD.丙酸和乙酸是厌氧
微藻作为光合自养微生物,能够吸收CO2并积累淀粉,在制取生物乙醇等生物燃料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海洋微藻亚心形四爿藻在缺氮和缺硫条件下能够积累大量淀粉,淀粉含量分别达到干重的54%和62%,但其积累机制并不清楚.利用微柱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联用系统(μHPLC/MS/MS),以三重稳定同位素二甲基标记为定量方法,检测亚心形四爿藻在缺N和缺S 12h、24 h和48 h下与正常培养的细胞在蛋白质水平上
酵母废水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和硫酸盐含量,且呈酸性,不利于厌氧生物处理过程,是典型的难处工业废水.为探索酵母废水资源转化处理技术,利用炭纤维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酵母废水生产甲烷,并对其沼气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反应器每天进出料2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d.进料COD浓度由初始时的2798mg/L分阶段逐步提升至5596 mg/L、13990 mg/L的过程中,发酵体系运行状况良好,反应器表现出较强的抗
生物制药和生物能源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生物制药因其来源广泛、成本较低而且对环境污染较小而成为研究热点;生物能源由于其清洁、来源及用途广泛的优点成为最有望成为替代石油的能源之一,世界各国也将高效利用生物能源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提高微生物重要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人们通过诱变育种,菌种驯化和基因工程改造等途径来获得优质高产菌株,进一步通过发酵技术获取高产目标产物,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和生物能源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