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T的自激法测试及其误差分析

来源 :2008中国国际供电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wenb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无中间抽压端子叠装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分压电容及介损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用变频介损试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对采用自激法进行测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指出影响自激法测量的主要因素,总结了测量中的有关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数据正确程度提出一些建议,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误差校正分析。现场试验表明,该改进的自激法可消除现场干扰,所得数据完全满足试验要求。
其他文献
城市电力地下管网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庞大公共网络,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及用电客户对供电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电网的规划、改造和扩建成为新时期城市建设进程中重要任务之一。研究快速、高效、可靠的电力地下管网规划技术是供电系统适应于现代化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必备途径。本文研究了一种城市电力地下管网虚拟规划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将城市道路、变电站、仓位、管道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馈线自动化(FA)。本文阐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FA功能的作用,以及在正常或异常运行方式下FA功能实现的原理和机制,探讨了在异常方式下,主站和子站分别完成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简称FDIR)的设计方案。
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万能式断路器目前面临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趋势,针对政府“节能降耗、高效环保”的政策方针,介绍了新型智能化万能式断路器研发的方向,包括主要技术指标提升、外形体积缩小、能耗降低、智能化程度提高等技术的创新点。
输变电工程物理效益识别和量化是项目规划设计的经济评价和后评价工程效益分析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输变电工程具有的网络性特点,采用电力系统平衡分析的方法、以工程项目所在电网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工程的主要物理效益指标给出了相应的量化计算的方法。该研究成果在三峡工程后评价和其他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本文提出了谐振阻抗型混合有源滤波器RITHAF与SVC结合的谐波与无功补偿的综合电能质量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并对该综合电能质量系统的模型进行了推导,通过模型分析得出,该综合电能质量控制系统既能进行谐波治理,又能进行无功补偿。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采用电压闭环控制,而对谐振阻抗型混合有源滤波器RITHAF,结合传统滞环控制算法响应速度快和双谐振积分控制算法无稳态误差的优点,采用
本文在假设并网光伏电站各交流器件的输出和输入变量只含有基波分量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利用相量法和受控源法模拟并网光伏电站电能转换及传输系统特性的方法,并建立了包含光伏阵列,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的逆变器、变压器及控制系统的并网光伏电站整体仿真模型。通过采用西藏羊八井地区并网光伏电站的实测数据进行的仿真验证及误差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光伏电站模拟方法和数学模型是有效的。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和光纤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高压线路保护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电流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对于采用光纤通信的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来说需要将大量数据信息从线路一侧传向另一侧误码的大小对保护性能指标影响很大,差动保护装置时钟设定会对误码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现场生产的一起由时钟设定问题引起的异常,对复用光纤的保护运行提出了建议。
分布式发电(DG)并网后,传统的潮流算法已不能满足未来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需要。本文基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微型燃气轮机等几种典型DG在潮流计算中所需的模型,考虑到DG的容量及网络结构参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结构的分布式松弛母线结构的潮流算法,该算法适合包含各种不同DG形式和不同注入容量的系统。用MATLAB仿真工具,结合调整后的IEEE14节点测试系统对含有DG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并与常规潮流
为了预防和降低覆冰灾害对输电线路造成的灾害,本文研发了一套基于短消息和太阳能供电技术的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整个系统由省监测中心主机、地市局中心主机、前台监测分机组成,给出了系统拓扑图,对前台监测装置中传感器,信号滤波、系统电源、通讯方式等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
本文阐述了CVT的谐波测量畸变原理,并对其稳态电路进行了主要元件参数的灵敏度分析。通过高频等效电路仿真其变比传递特性,分析了主要杂散电容的变化与CVT通频带变化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提出了一种结合实测CVT变比数据与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校正CVT传递变比的新方法,可以实现通过CVT进行高压电网的长期谐波监测,经过验证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