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幼胚培养4个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来源 :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ita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玉米高幼胚培养能力自交系18-588(红)与低培养能力自交系R15配制6个世代(P1、P2、F1、B1、B2、F2),并对其进行幼胚培养,测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非胚性愈伤组织出愈率、愈伤组织克隆力和愈伤组织绿苗再分化数4个性状作为评价指标,采用6世代均数法、遗传方差分析法及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6世代联合分析法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世代均数分析法中,胚愈率及非胚率符合加性-显性-上位基因效应模型,克隆力及再分化数符合加性-显性基因效应模型;利用世代联合分析法,得到胚愈率、非胚愈率、克隆力的最适模型为2对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再分化数的最适模型为1对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相比发现,世代联合分析法不仅提高了试验结果的精确度,同时还提供了更多的遗传信息.
其他文献
本文建立了可行的玉米胚性愈伤组织农杆菌介导体系.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02-tha转入玉米自交系,18-599R 的胚性愈伤组织,经过组培筛选,已获得转基因植株.提取转基因植株的总DNA,经PCR、PCR-Southern和Southernv 杂交证实,标记基因Thaumat in已速合到玉米基因组中.
本研究以对玉米纹枯病抗性不同的5个自交系RA、B77、U8112、黄早4、双二黄以及双列杂交得到的六个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进行纹枯病菌接种,根据接种后的发病级数,研究其纹枯病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玉米的基因库中存在着纹枯病的抗性基因;不同玉米组合的纹枯病抗性遗传规律不一样,抗性的遗传受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作用,即是质量-数量遗传,主基因对数最多是2;玉米对纹枯病的抗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细胞质
P群自交系在生产上与我国温带主要杂优群形成新的杂优模式,是我国玉米又一重要种质资源.本文研究认为,P群种质遗传基础丰富,对我国温带气候适应性好;与我国温带骨干系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新的杂优群;P群自交系统具有多种抗源,其突出的抗逆性与我国温带骨干种质的高配合力结合可以实现对目前我国现有玉米种质的某些抗性进行改良;与我国温带骨干系相比,P群自交系更有利于热带、亚热带种质的有利产量
本研究用代表我国温带玉米主要杂种优势群的4个标准测验种(B73、丹340、Mo17和黄早四)和来自5个热带玉米群体Suwan 1、Pop21、Pop32、Pop28和Antigua种族的25个典型自交系,采用NC-II设计得到100个杂交组合,将这些组合种植在云南省景洪、德宏、保山三种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观察鉴定,再根据产量进行配合力分析,并结合SSR分子标记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将供试自交系划分
以玉米(Zea maysL.)自交系黄早四和Mo17为亲本得到的191个F单株为作图群体,同时将衍生的184个F家系作为性状评价群体,分析了单株穗数、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单株籽粒产量在北京和新疆两个生态环境下的表现,并比较了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定位结果.检测结果表明,在两个环境下共检测出47个QTL,分布于除第10染色体以外的9条染色体上,其中与单株穗数相关的QTL10个,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
玉米的杂交不亲和性是受单基因控制的,为配子体控制型,该基因位于玉米的第四染色体上.配子体基因可导致与其连锁的基因发生偏分离现象.大多数爆粒玉米为Ga1Ga1基因型,而北美马齿玉米和硬粒玉米为ga1ga1基因型.在玉米属中存在两个杂交不亲和基因系统:Ga1和Gat系统.Ga1和Gat是独立起作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不亲和的,但并非绝对的不亲和,而是表现出较弱的不亲和性.Ga1表现为部分显性,而Gat具
以来源于6个基础材料的6个爆裂玉米自交系和分属5个杂种优势类群的9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分析了两个试点54个爆×普杂交组合的穗粒重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利用SSR标记分析了供试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GD、GH、SH及其与穗粒重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54个爆×普组合的SCA和对照优势存在显著差异;爆裂与普通玉米自交系间的遗传差异较大,供试自交系爆裂玉米自交系分为5类,分类结果与育种实践和系谱来源基本一
CML301和CML304分别与普通玉米自交系进行正反交和测交试验,结果表明它们不能接受其它玉米自交系的花粉,表现为果穗不结实;但是相同的亲本之间反交,正常结籽.这说明它们具有单向杂交不亲和的特性.这种特性可能是由显性配子体基因GA或GA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通过回交可以把这种杂交不亲和的特性转育到其它的材料中,如甜玉米等由隐性基因控制的特殊胚乳性状的玉米类型上,使其不受外来异型花粉的侵染,达到遗传隔
对普通玉米、糯玉米、甜玉米、高油玉米花粉的蛋白质、总糖、核酸、氨基酸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发现玉米花粉的营养成分含量比较高,不同类型玉米花粉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糯玉米花粉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胡萝卡素的含量高于其它类型玉米花粉,特别是糯玉米花粉的赖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含量最高.从营养的角度来看,糯玉米花粉是较为优良的花粉.
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产生的Li和C重离子束对玉米自交系478干种子进行辐照,研究重离子辐照种子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1)所用能量和剂量的重离子Li和C对种子的田间出苗率无明显影响;2)重离子Li和C辐照,引起根尖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出现微核、染色体桥、断片和落后染色体等变异细胞,以诱发微核为主.随着离子辐照剂量的增加,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呈增加的趋势;3)重离子Li和C辐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