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薄弱,找突破--关于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来源 :教育发展研究规划科研成果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one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德育工作存在很多缺失,如不能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方法和手段滞后,重智轻德现象普遍,以管理来代替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品德行为的研究,不能有效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出现厌学情绪,产生辍学,放弃高考的现象。因此,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是德育工作自身的要求。
其他文献
  6-8 岁的孩子正处于兴致勃勃的探索期,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而绘本丰富多彩的图片配以少量的文字,给孩子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方式其实仍然停留在幼
会议
  目前课堂中的作文教学大多流于形式,趋于功利,很多教师对作文教学提不起热情,教师很多时候“害怕教,没法教,于是不去教”,而作文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强迫性的写作活动
  当今,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维,同时也对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能
  目前,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小学正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时候,小学高段数学更是学生快速提升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必经阶段,如果学生刚开始就对
  目前,有关时事教育方面的研究虽然有了一定进步,但离形成一定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开展时事教育的某一具体的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在国内研究几乎没有,只
  本研究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调查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学生参与情况,在分析影响学生课堂不参与或少参与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依据,尝试构建衡量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客观标准,并为
  如今很多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和厌学,导致数学成绩非常不理想。有关教育研究部门曾对学生对各学科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很多学生都不喜欢数学,只有极少数的同学爱好数
  合作学习的初衷和价值是好的,合作学习之所以产生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实施者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误区。通过本研究的探讨,研究者希望引起广大一线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反思,增强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转变数学“学困生”,让他们脱困乐学,建立必备的数学素养既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具有
  本文选择幼儿园园本课程内容的构建作为研究内容,力求从课程、幼儿园课程、园本课程的概念和课程内容的构建要素入手,解决构建园本课程内容的原则与策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