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用纤维预制体的制备技术研究和应用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纳总结了复合材料液体成形(LCM)用纤维增强材料的几种预成形技术原理、特点及研究进展情况,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有关采用增黏纤维/织物预成形技术来制备纤维预制体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简单介绍了我们在此方面的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综述了近年来聚苯胺/无要物纳米复合材料和纳米聚苯胺/有机聚合物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其独特的导电、导磁、防腐蚀方面的性能等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潜在应用
为了满足大丝束碳纤维浸渍的要求,在5222树脂体系的基础上用热塑性树脂进行了改性,改性后的树脂体系5222B黏度增大,韧性提高,并适于制备热熔胶膜.本文还给出了5222B树脂体系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具有结构整体、异型件一次成形、力学性能优良、热膨胀系数低等特性.能够满足卫星结构材料的高强度、高模量、低比重、尺寸稳定性好的要求.随着材料性能数据
本文介绍了以气囊技术为基础的非开敞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形方法,包括气囊成形技术、非开敞构件成形模具技术和非开敞构件整体成形技术等.
本文针对航空结构中常采用的双向加筋板类结构的成形,分析了热压罐、刚性模压等常用方法的成形局限.研究了膨胀模法成形的基本过程和工艺要求,提出了依据凝胶时间温度关系确
复合材料的耐湿热性能是其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耐湿热性能的高低影响着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因为复合材料是材料和工艺的结合,因此,材料的耐湿热性能不仅受材料本身组成的影响
界面设计是提高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而界面结合强度是界面设计的一个主要指标,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断裂行为.使用界面层是解决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存在的热膨胀失配、
本文选择了中温环氧3232树脂基体和Rc10800玻璃粗纱,介绍了3232/R10800窄带预浸料的制造工艺,对影响其质量的几个主要工艺参数,如纤维张力、浸渍的胶液温度、纤维运行速度等
本研究根据缝纫泡沫芯材的特点,应用等效夹杂理论,建立了缝纫芯材刚度的计算模型.采用刚度降级方法,建立了碳纤维多向经编织物面板的刚度计算方法.根据层合板理论计算了缝纫
本文对一种给定铺层的T300/5405复合材料开孔(填充)压缩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填充钉对开孔复合材料层合板压缩强度的影响方式.试验结构表明,销钉填充导致复合材料孔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