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溶液吸收CO2的研究进展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人们对CO,的化学吸收处理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如何选择吸收量大、吸收速率快、再生效率高的吸收剂的研究,从来没有间断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复配溶液吸收CO2的研究状况,重点分析了混胺复配溶液和有机胺-离子液体复配溶液吸收分离C02的特点及其机理,讨论了温度、压力、配比、特殊基团等相关影响因素对脱碳过程的影响。对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前景做了展望。
其他文献
会议
  聚(L-谷氨酸)( PLGA)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体内降解性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PLGA支架降解速度较快并且可承受的最大力学强度较低,难以满足正常组织的
  颗粒的尺寸其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靶向效率与细胞摄取机制等影响显著。静脉注射给药后,微米颗粒及大于500 nm 的亚微米颗粒迅速被毛细血管床捕获或网状内皮系统清除,而粒
  智能响应性高分子材料具有感知、反馈和响应等要素,特别是以疾病的生理特征为出发点,设计并合成具有环境响应性智能材料,使其在外场(例如温度、pH值、离子、磁场等)的刺激下
  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PEGA)、丙烯酰胺基苯硼酸(AAPBA)和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QT)为原料,采用“硫醇-烯”点击反应的“one-pot”方
会议
  随着抗肿瘤治疗研究的深入发展,集治疗、靶向、检测的多功能化的抗肿瘤载药体系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基于载体多功能化的要求,本文以侧基修饰苯并咪唑分子的葡聚糖作为
  转光膜是一种通过添加转光剂来实现光转换的薄膜,目前生产和使用的转光剂大多为有机荧光材料,无机材料或有机稀土金属荧光络合物[1],因此存在如下缺点与不足:1)制备工艺一般
  咪唑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和化学领域均表现出了广泛的应用价值[1-2]。基于咪唑类化合物的配位络合性,电子、质子的传递性等优良性能,含有咪唑的离子液体和N-杂化环卡宾金属螯
  纳滤技术的工程应用日益广泛,但其传质机理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首先描述了纳滤膜错流过滤过程的孔一极化输运模型( Pores and Polarization Transport Model,PPTM),该
  通过对壳聚糖(cs)氨基的保护和脱保护,合成了对伯泾基选择性修饰的O-十二烷基氨基甲酸酯壳聚糖( O-DCC),采用1H NMR、13C CP/MAS NMR和FT-IR等表征手段对所有合成步骤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