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组合结构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对钢框架组合结构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响应与防护措施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结构在冲击破坏后的响应进行了模拟,考虑了节点的半刚性转动,并与试验结果做了对比,结果吻合很好,;第二部分在考虑结构刚性节点的情况下,分析了采用预应力钢绞线这一保护措施后结构在冲击破坏后的反应,结果表明,通过加上适当的预应力钢绞线可以很好的减小结构的响应,有效防止结构在冲击荷载下的倒塌.
其他文献
咪唑啉及其衍生物是成功应用于油气田抗CO腐蚀的缓蚀剂品种之一,近期这一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该文主要对近年来这一领域中有关咪唑啉及其衍一物缓蚀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缓蚀机理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研究了稀土加入量(稀土以硫酸盐形式加入)变化时,镀层腐蚀磨损量和摩擦系数及自腐蚀电位的变化。对腐蚀磨损试验所得试样表面进行了俄歇、XPS分析。结果表明在腐蚀磨损条件下,稀土Ce均能减小腐蚀磨损量,最大减小幅度达50℅。在一定稀土加入量范围内,磨擦系数变小。稀土的存在提高了Ni-P镀层自腐蚀电位,减缓自腐蚀电位随磨损时间负移的程度。对Ni-P镀层摩员表面进一步分析发现,稀土促进镀层中的磷向表面扩散及
本文设计合成了三种可聚合的胺类助引发剂,并研究了它们与引发剂樟脑醒组成的引发体系在可见光范围内引发双酚A环氧二甲基丙烯酸醋和二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动力学。
本文主要采用近红外技术研究了含不同引发剂浓度的HDDA在不同温度和状态下的聚合转化率和暗反应过程。从而来探讨固态光聚合反应的聚合动力学。
根据温度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一40℃下用CQ/EDMAB体系引发EO-BisGMA/TEGDMA (70wt%/30wt%)单体体系可见光固化的后固化效应,并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及固化时间对后固化过程的影响。
本文用硅烷偶联剂对氧化铝颗粒进行了改性研究,找到了使氧化铝分散液产生触变特性的条件,不但提高了产品的表观质量和涂层的湿膜强度,增大了涂层的吸墨量,还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将钢梁与高强混凝土板通过剪力连接件连接形成组合梁,能够更加充分发挥高强混凝土优越的抗压性能和钢梁优越的抗拉性能,结构受力性能好,能够适应现代工程结构向大跨、重载、高耸发展和承受恶劣环境条件的需要,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一代组合梁.针对钢与高强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本身结构及受力性能的复杂性,考虑材料非线性,提出了一个对钢与高强混凝土连续组合梁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非线性分析模式,对其连接件设计进行研究.分析连
利用商用软件ANSYS对相邻两面火灾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温度场进行建模分析,并与以往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两面火灾和四面火灾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温度场分布形式进行对比,发现由于受火条件的改变,双面火灾下截面温度场分布不再是双轴对称.分析截面边长、含钢率、保护层类型及厚度等参数对方钢管混凝土截面温度场的影响规律,为相邻两面火灾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柱耐火
为了更好地对高温作用后钢管混凝土残余力学性能进行评估。特别是双向偏压构件的力学性能,本文提出了恒高温后方钢管混凝土双向偏压构件荷载-位移关系曲线计算原理,编制了数值计算程序,并用已有的实验数据对程序进行了验证,最后对温度、钢材屈服强度、混凝土立方强度、加载偏心角等影响残余力学性能的因素作了分析.研究发现,温度和钢材强度是影响灾后残余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所提出的数值模型是有效的.
木龙骨节能复合墙体和屋面由不同材料组成两向非均质围护结构,构造新颖,需对其热工性能,如热阻、传热系数等进行理论研究.通过传热理论分析,提出了该节能复合墙体和屋面平均传热阻的计算模型,并对已建成的足尺木结构节能住宅样板房的热工性能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改进意见.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该木结构住宅墙体的平均传热系数为O.51 W/(m2K);屋面平均传热系数为O.46 W/(m2K),不能满足居住建筑节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