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F-α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血管重塑中的作用

来源 :201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uoli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通过建立大鼠CTEPH动物模型,研究TNF-α表达水平及与血管重塑可能的关系,探索CTEPH的发病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自体血栓,并经颈静脉反复注入血栓栓塞肺动脉,建立CTEPH动物模型;测量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和肺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进行组织病理检测;测定血浆TNF-α浓度;检测肺动脉TNF-α蛋白质表达、定位检测肺动脉TNF-α抗原表达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Braden量表、Waterlow量表对内科危重症监护病房(MICU)患者发现压疮的预警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MICU住院患者169例,护士同时使用Braden、Waterlow 两种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对MICU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通过比较其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等指标;结果 Braden量表的灵敏度较低(数值),特异度相对较高;Waterlow量表的灵敏度很高,特异度较低
目的 研究护理指导对急性咽喉炎雾化吸入治疗产生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急性咽喉炎病人76例,在对病人实施雾化吸入治疗时,将其分成分析组和对比组,对比组行常规护理,分析组给予指导型护理,对比病人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分析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对比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具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优于对比组.结论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4月心外ICU100例年龄相仿、身体状况、病情进展相似的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在常规护理上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包括抬高床头、加强口腔护理、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注意无菌操作及手部卫生、保持合适的气囊压力、定时更换呼吸机管路、
目的 总结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71例结核性胸膜炎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护理过程的总结.结果 置管时间2~15天,平均9天,引流量2100ml~4500ml,平均3300ml.1月后随访胸片、B超,68例患者肺部无明显异常,3例患者存在轻度患侧胸膜粘连,均无明显胸腔积液.结论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操作简便,疗效好,安全性高,减少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对呼吸衰竭(RF)患者生存质量及配合度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选取RF患者80例,根据抽签法随机划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 性化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的护理配合度及生存质量均提高,其中研究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改善RF患者的配合度及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目的 探讨意识障碍患者拔除尿管前被动进行膀胱功能锻炼的必要性,为尽早且安全拔除尿管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交大一附院神经外科住院的意识障碍患者120例,术后均有留置尿管,按照其手术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后12小时开始夹闭、开放导尿管训练(3-4小时开放一次),对照组患者尿管持续处于开放状,两组患者均于术后48小时~72小时拔
会议
目的 探讨通过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老年肿瘤患者发生压疮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类实验性研究,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西安市雁塔区四季社区老年肿瘤压疮患者64人为对照组,护士进行家庭走访,30天后观察记录患者压疮情况;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2012年12月~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带有压疮的老年肿瘤病人120人,入院时带有压疮的老年肿瘤患者为干预组,利用护理干预的方法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压疮护理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用药、护理措施基本相同,研究组在专科护士指导下加做呼吸功能锻炼.将两组患者的气短症状、自理能力评分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后气短改善、自理能力评分结果、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
目的 肺血栓栓塞症(PTE)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继恶性肿瘤、心肌梗死之后第三大死亡原因和妇女产后首位死亡原因。我们通过研究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试图找出能尽早发现和诊断PTE患者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住院病人65人,全部病人均经肺动脉造影确诊为肺动脉栓塞。我们比较了全部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化验检查。
目的 探讨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D-二聚体阴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DD首测结果分为DD阴性和DD阳性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纳入患者898例,DD阴性组113例,阳性785例,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无统计学意义;发病距首测DD时间(9.7±6.5dvs5.7±4.8d)、高临床概率(11.5%vs6.2%)、接受抗凝治疗小于24h(17.7%v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