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追赶IUGR大鼠骨骼肌和肝脏PGC-1 α的DNA甲基化和基因表达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defe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宫内发育迟缓(IUGR)尤其是生后出现生长追赶(CG-IUGR)的个体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y)的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是营养和能量代谢的关键调控点,推测CG-IUGR大鼠骨骼肌和肝脏中PGC-1α启动子的DNA甲基化及PGC-1α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发生了改变并在生长追赶及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方法:将SPF级别的受孕第一天的SD雌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和限食组,对限食组母鼠孕期全程限制饲料并减少每窝仔鼠数量以建立CG-IUGR模型.于大鼠8周龄时处死并取其后肢骨骼肌及肝脏,提取RNA及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PGC-1α的mRNA表达水平及线粒体DNA含量;对DNA进行亚硫酸氢盐转化,将转化后的模板用于PCR扩增PGC-1α启动子序列,用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的方法分析PGC-1α启动子上-803、-787、-582、-326、-215、-186及-178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结果:CG-IUGR大鼠骨骼肌和肝脏组织中PGC-1α的mRNA水平小于正常组(p<0.05),PGC-1α启动子上-803位点和-787位点的甲基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线粒体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G-IUGR大鼠骨骼肌和肝脏PGC-1α启动子特异位点甲基化水平、PGC-1α表达量及线粒体含量发生了改变,宫内营养不良的环境(IUGR)及生后的营养充足的环境(生长追赶)可能共同介导了这种改变,这可能是编程CG-IUGR胰岛素抵抗表型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儿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问题.方法:回顾分析18例小儿肺结核临床诊断特点.结果:18例小儿肺结核通过胸部HRCT检查诊断12例(66%),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诊断10例(5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8例(44%).结论:小儿肺结核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不典型性,及时完善检查,提高对小儿肺结核的诊断水平.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肺炎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MP-LAMPs)和脂多糖(LPS)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s)短的上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1(SPLUNC1)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SPLUNC1在呼吸道不同病原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①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MP-LAMPs和LPS对HBECs细胞增殖的影响,找出对HBECs细胞增殖影响相似的MP-LAMPs与LPS浓度.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FQ-PC
目的:探讨鼻窦炎在儿童哮喘控制不良因素中意义.方法:对哮喘专科门诊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观察,收集了107例儿童哮喘治疗临床症状控制欠佳的咳嗽患儿做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105例哮喘患儿作为对照资料.结果:1.观察组鼻窦炎发病率87例(81.3%),对照组54例(51.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的差异;2.观察组87例患有鼻窦炎患儿中,变应性鼻炎的四个主要症状中,鼻塞症状70人(80.5%)与
目的:连续4年监测湖南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中腺病毒(AdV)的感染情况,揭示不同年份AdV在湖南地区所致儿童ALRTI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07年9月~2011年8月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医学中心诊断为ALRTI的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NPAs)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NPAs标本进行AdV病毒检测.对AdV在儿童ALRTI中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4
本文收集2013年5月1日至5月31日在北京儿童医院肺功能室接受用力呼气流量容积肺功能测定的患儿肺功能测试数据结果.测试仪器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JAEGER压差式肺量计,一个月内均由同一名技术员进行测定,且每天检测之前进行BTPS校准.测试结果参照美国胸科协会/欧洲呼吸学会制定的用力肺活量测定质量控制标准来评价:呼气起始标准,呼气结束标准,可接受的呼气标准和可重复性标准.了解当前儿童用力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治以及肺外表现.方法:分析40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在40例MPP患儿中,起病急,高热,咳嗽剧烈的36例,X线胸片可见肺野大片状致密影的33例,可见胸腔积液的23例,X线胸片表现为大叶肺实变,阿奇霉素治疗五天以上无效,加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的28例,静脉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的18例,D-二聚体升高的20例,支气管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经血清学检测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的肺炎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用红霉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肺部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7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即病例和对照同性别、年龄±1岁.病例和对照共85对170例.调查表由国际统一标准的ISAAC研究方案问卷和哮喘控制问卷(ACT)等汇集而成.采用UniCAP100检测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哮喘病例中有个人过敏史的比例为76.5%,而对照组中为14.1%(P<0.0001
目的:分析46,XY性发育异常与AR、SRD5A2基因突变相关性,探讨双氢睾酮凝胶(DHT)治疗的疗效.方法:研究2011.1-2013.1间38例性腺为睾丸的46,XY性发育不良患儿,以50例健康且有生育能力的成年男性作对照,分析AR、SRD5A2基因全编码序列及剪切区突变情况.观察DHT治疗其中23例阴茎短小患儿的疗效,Feldman法测量阴茎延伸长度(SPL),睾丸模型子比较测量睾丸体积,G
目的:总结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小剂量司坦唑醇(ST)治疗对改善Turner综合征(TS)女孩成年终身高(FAH)的作用,分析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共有64例TS女孩,其中,38例接受联合治疗(治疗组),26例未接受促生长治疗(未治疗组).治疗组初治年龄(CA0)为(12.7±2.5)岁(6.8岁~18.4岁)、初治骨龄(BA0)为(10.5±1.9)岁(5.0岁~1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