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后绵阳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及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第三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绵阳地区5.12地震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情况,探索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心脏听诊、呼吸评定、SPO2测定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绵阳地区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出生的5536例新生儿行先心病筛查,并对确诊病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共筛查出先心病65例,先心病发病率为11.74‰.发病前3位依次是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先心病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依次为:先心病家族史;母孕早期感染史;母孕期用药及饮酒史和高龄产妇,而父母吸烟史、父母地震经历史未显示与先心病相关.结论 应在孕前即加强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避免或减少危险因素在孕早期发生.婴儿生后应采用彩色多普勒行先心病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先心病,及时随访干预,减少病死率,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提高对21-OHD的认识,探讨该病的诊治措施。方法 介绍1例21-OHD患儿的临床资料,同时对该疾病有关文献进行复习和回顾。结果 该患儿经儿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替代治疗后,临床表型得到明显改善,随访至生后10周,生化指标检测基本正常。结论 对21-OHD患儿应及时的诊断、尽早的使用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以延长患儿生命和改善患儿生存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早产儿的存活率增高的同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等肺部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其中不恰当的氧气支持是导致BPD及慢性肺部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因此,氧气支持在早产儿中的正确应用成为医学关注的热点之一。认识早产儿的肺发育状态及肺的氧损伤机制,寻找既能达到治疗目的、又能抑制肺损伤的氧气支持方式,对改善早产儿呼吸系统
目的 分析一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1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取其静脉血4ml,提取基因组DNA,行NPHSI、NPHS2基因检测,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血、尿巨细胞病毒全项检测均阳性,规律足量抗病毒治疗未见改善,患儿有逐渐加重的重度低蛋白血症及重度水肿,在患儿基因检测中发现了NPHS1的G928A (D310)的杂合突变,发现2种碱基变异,
目的 探讨胆红素对脾Toll样受体/核因子K B(TLR /NF-κ B)信号通路中磷酸化转化生长因子-B激活激酶1(TAK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 activated kinase-1)和磷酸化核因子K B抑制因子激酶(IKK,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B kinase)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15mg/kg,3
目的 探讨宫内生长受限(IUGR)胎鼠脑组织牛磺酸水平及孕鼠补充牛磺酸对IUGR胎鼠脑组织牛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程低蛋白饮食法建立IUGR胎鼠模型,将15只孕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IUGR组、IUGR+孕鼠补充牛磺酸组(牛磺酸组),后者自怀孕第12天起饮食中添加牛磺酸(300mg/ kg/d)直至自然分娩.每窝随机抽取2只断头取脑,采用液质联用串联质谱法检测各组胎鼠脑组织牛磺酸含量.
目的 研究肺脏超声对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征(TTN)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2.05~2012.09,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住院、经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分析和胸部x-ray检查确诊为TTN的30例患儿为研究组,同期住院的30例非肺病患儿为对照组.在安静状态下,患儿取仰卧、侧卧或俯卧位,以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为界,将肺脏分成前、侧、后三个区域,探头与肋骨垂直分别对双侧肺脏的每个区域进行扫查,并与传
Prader-Willi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PWS)是由染色体15q11-13区段印迹基因表达异常引起并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遗传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新生儿期出现中枢性肌张力低下、反应差、喂养困难,儿童阶段开始出现过度饮食导致食源性肥胖,另外合并性腺机能减退、智力障碍、行为异常、身材矮小等.该综合征不遵循孟德尔遗传,是基因组印迹遗传的典型代表.Holm和Gu
目的 探讨应用头皮针行新生儿腰椎穿刺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将可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生儿122例,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包括早产儿、足月儿.结果 观察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损伤率小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头皮针行新生儿腰椎穿刺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目的 了解甘肃省2004-2011年新生儿的死亡状况及趋势,为提高我省围产期保健工作,降低我省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收集甘肃省2004-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新生儿的监测数据,获得新生儿死亡率,分析其死亡率等相关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4-2011年甘肃省新生儿死亡率为9.73‰,其中城市为6.77‰,农村为15.62‰,农村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和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早产儿和足月尿代谢产物的差异。方法 收集30例早产儿和20例足月儿的尿液标本,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173种尿代谢产物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寻找两者间的差异和生物标志物。结果 ①早产儿尿代谢产物和足月儿有明显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对两组进行判别;②主成分分析发现早产儿与足月儿的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