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流域“北方式青铜器”再认识

来源 :鄂尔多斯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在辽宁省的辽河流域范围内出土的商周之际前后“北方式青铜器”的特点,归纳出了辽河流域商周之际前后"北方式青铜器"的几个区域特征,探索了与当地古文化的关系。文章还总结了"北方式青铜器"的传播与其历史渊源。
其他文献
会议
曼德尔鲍姆用"恺撒跨过鲁比孔河"为例来论证历史陈述的"符合论",只是论证了陈述之"真"有"符合"的一面,而未能涉及"真"还有"融贯"的一面。其实,任何一个历史陈述都可以做"符合论"或"融贯论"的解读,它们既不对立,也不矛盾。至于选择何者来做具体的解读,全取决于我们实际的需要。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历史陈述之所以能指称实态的史事,并达成"符合"的效果,全凭语言文字所具有的"记号示义"能获得我们一致的认可。历史陈述之"真",表面上看是陈述"符合"实际史实,实质上端赖我们对记号的含义及其用法有一致认可和一致遵循。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本文基于一种特定的、关于语言和知识的实用主义学说:推论主义(inferentialism)。我的观点是,史学知识就是要做出正确的主张(claimingcorrectly)。本文讨论了推论主义对经验主义提出的诸多挑战。其主要关注点在于那些史家共同体所规定的、判定主张正确与否的规则。在对于大卫·欧文(DavidIriving)及其学术研究的庭审这一个案研究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议题。这一案例
会议
会议
本文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历史解释(我称之为叙事解释)是怎样与其他形式的科学解释联系起来的。我认为,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的《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SSR,以下简称为《结构》)事实上回答了这一问题,它表明,只有通过对科学进行历史性(叙事性)的重构,才有可能理解今天所谓的“科学”缘何取得了当下的地位。我具体的论
会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几代中国学人为建立中国人自己的西方史学史学科体系筚路蓝缕、辛勤开拓、建立基业.20世纪60年代,复旦大学的耿淡如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张广智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奋力开拓.如今,复旦大学历史系已经基本完成了西方史学史学科体系的建设,形成了自己独立编撰、全国高校适用的教材,完成了继续深入研究西方史学史的学术专著,开展了与西方史学史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