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对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在诱导小鼠骨髓来源DC发育过程中,加入肿瘤细胞培养上清,观察DC生成情况,并与正常培养条件下的DC比较共刺激分子、Ⅱ类分子、黏附分子的表达、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以及抗原提呈功能水平。ELISA法检测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结果正常培养的小鼠DC在第5天出现毛刺状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此类细胞数量增多,至第8天,悬浮细胞均为形态一致的毛刺状细胞并聚集成簇;在肿瘤细胞上清培养的DC中,B16细胞上清对DC的分化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毛刺状细胞和聚集体的数量明显减少;但3LL细胞的上清对DC的数量有轻度的抑制作用。正常培养的小鼠DC在第12天既能表达中等程度的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黏附分子CD54,高表达MHC-Ⅱ类分子Ia-Kb;而经肿瘤上清培养的DC表达CD80,CD86,CD54的水平显著降低,此外B16细胞上清还能够抑制DC表达CD40分子、MHC-Ⅱ分子,3LL肿瘤细胞上清对CD40分子、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提示3LL,B16细胞可能抑制小鼠DC的共刺激功能和黏附功能。利用小鼠对OVA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杂交瘤,检测了B16,3LL细胞上清培养的DC的抗原提呈能力,结果显示,经OVA257-264或OVA冲击的常规培养的成熟DC能够分别刺激对OVA257-264特异的MHC-Ⅰ限制性的T杂交瘤细胞-RF33.70或OVA特异的MHC-Ⅱ限制性的T杂交瘤细胞-MF2.2D9分泌高水平的IL-2,分别为1 492±1.68 pg/ml和237±23 pg/ml;而经这2种肿瘤上清培养的DC刺激RF33.70和MF2.2D9分泌的IL-2水平明显降低,B16上清处理组DC刺激RF33.70分泌IL-2水平为792±1.34 pg/ml,MF2.2D9为145±18 pg/ml;3LL上清处理组DC刺激RF33.70分泌IL-2水平为172±71pg/ml,MF2.2D9为123±13 pg/ml (p<0.05);从而提示3LL和B16细胞能够分泌某种因子抑制DC的抗原提呈功能。正常成熟DC能够对同种T细胞具有很强的刺激增殖作用,用B16细胞上清培养的小鼠DC的这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功能明显降低(p<0.05),但3LL细胞分泌上清对小鼠DC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没有影响,此结果与B16和3LL细胞上清对DC表达MHC-Ⅱ分子的不同影响一致。在体内,DC经抗原刺激后,能够通过分泌IL-12,促进Th0细胞分化为Th1细胞,从而诱导Th1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利用OVA抗原体外冲击DC后,检测了DC分泌IL-12的水平,结果表明,常规培养的小鼠DC,能够分泌相当水平的IL-12(200±1.9pg/ml),而经B16和3LL细胞上清培养的小鼠DC分泌IL-12的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140±1.5pg/ml和150±1.3pg/ml(P<0.05)。B16,3LL细胞中表达相当水平的IL-10分别为345±31pg/ml和263±25pg/ml,间接提示B16,3LL细胞通过分泌IL-10抑制的抗原提呈功能。结论在肿瘤组织的微环境中存在免疫抑制性因子,对DC分化发育和抗原提呈功能起负性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