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显象管玻壳退火炉

来源 :1986年中国硅酸盐学会电子玻璃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z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彩色玻屏的生产是流水线一条龙的生产方式。其中熔解、成型、销打封接用“CPU”作自动控制(程序控制)。“CPU”对退火炉进行数据统计。强制循环式退火炉,从屏退火质量方面来看还是较理想的。在天帘与火头发生器间设置一套热能转换器,将处理后的废气从天帘放出,将余热迭入有效热气流循环。改善护壁内部结构;选用更好的保温、绝热材料。应增设温度曲线自动记录仪,加快温度信息反馈,提高工作效率。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提高玻璃池窑保温效果的途径,从配套出发,考虑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包括温度、导热系数、强度、费用等),搞多层组合型保温层。从热物性角度出发,以达到较大的热阻为目的,来组织复合式隔热材料。发展散状混凝土型隔热材料。研制与各种耐火材料配套的密封料,并形成系列产品。在保温层外复盖挡光板(或称反射板)。
生产瓶罐玻璃常选用蓄热式马蹄焰池窑进行熔制.玻璃制品的产质量与池窑结构性能有关,亦即与熔化面积,工作池面积和蓄热室格子体换热面积大小有关.此外,更与池窑火焰空间及共热性能密切相联.故在池窑设计与热工作中如何确定与调试火焰空间的热特性.使共处在最佳范围内进行生产,如此不仅提高制品产量,而且可以不断地寻求降低燃料消耗与提高热效率的途径.本文欲就参加热工测试的池窑与国内目前应用的部分典型燃油蓄热式马碲焰
在现代玻璃池炉上,钢结构愈来愈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建造一座大型池炉时,筑炉者會作出许多努力,使池炉的钢结构保持挺直和垂直.在池炉升温过程中,要根据耐火材料膨胀情况对池炉钢结构进行调整,亦应尽可能使钢结构保持挺直和垂直.但常见到许多玻璃池炉当加热升温后,钢结构严重变形而弯曲,甚至钢结构遭到破坏.众所周知,一座玻璃池炉升温不好,将对池炉寿命,燃料节约和玻璃熔制质量带来不利.因此,在池炉加热升温的过
坩埚炉是一种热利用率很低的用来熔制玻璃的热工设备.由于受生产方式和炉型结构所限,长期以来,在提高热效率方面一直没有多大进展,达方面的工作开展得也不够.为摸清坩埚炉能耗及热效率情况,为实现坩埚合理用能,节约用能和有效用能提供科学依据,在部热平衡测试队的帮助下,对坩埚进行了全面热平衡测试工作,从而对热平衡测试的数据加以分析,为节能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供料槽是窑炉的主要结构部件之一,供料槽中玻璃液的化学均匀性和温度均匀性是影响到玻璃制品的质量、强化成型过程的重要因素.杭州灯泡厂和南京玻纤院协作在窑炉技术改造中,对18米2燃油马蹄焰池窑的二条供料槽分别采用了无水冷棒状鉬电极加热和空气水煤气予混多喷咀加热新技术,对改善玻璃液温度均匀性,降低能耗,提高制品的产质量起了一定作用.
本文目的就在于开发鞍钢高炉炉渣在玻璃工业中的应用,探索高炉炉渣在玻璃熔制中的作用和合理的用量,在瓶罐玻璃组成中采用7.5%-10%的鞍钢高炉炉渣,熔融玻璃时,其澄清作用最佳。在配合料中掺入7.5%-10%鞍钢高炉炉渣能使玻璃熔化温度下降50℃左右,缩短熔化时间节约能源。高炉炉渣的颗粒度小于3-4mm时,对澄清作用影响不大。高炉炉渣可代替玻璃中的某些助熔剂、澄清剂和着色剂,从而能降低产品成本。
国内玻璃熔窑火焰空间部分,多用硅砖结构,近十年来,国外池窑已将喷火口、胸墙、池壁、池底、格子砖乃至大拱均用电熔刚玉砖取代硅砖;许多工厂由于对硅砖保管不善,池窑投产后发生大拱胸墙烧融,造成事故。除炉压太大,温度过高以外,都是使用了淋雨或浸水硅砖筑炉所致。因此,用硅砖结构的池窑,对硅砖必须严格保管,杜绝淋雨和浸水。
为降低保温瓶生产的银耗和能耗,研究了化学镀银反应的有关工艺参数.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依据:氨水是镀银反应中银离子此较理想的络合剂.用混合还原剂可以降低反应温度,节约能源.甲醛,糖类等在碱性溶液中都是较好的还原剂.因此适当提高溶液中OH-1浓度,可加速镀银反应.加入胶类和卤化物等添加剂,可以改善银层质量,提高银层与玻璃的结合力.在镀银反应中Sn2+起着敏化剂的作用.
结合具体情况,退火炉采用重油为热源,设计中对沈阳玻璃仪器厂仿日退火炉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和分析,采用间热式退火方式,另件仅靠热幅射来提供热量完成退火工艺,由于另件没有直接接触热源,将炉膛两端的出入口采用半封闭式,炉体的外壁来用硅酸铝毡密封,随着炉膛的加宽,两端的散热面积也增大了,为了能更好地阻挡热量的散失,在出口部分增加了一道遮风挡。
燃油大型玻璃池窑用“只调油压的炉温调节系统”取代在油压调节基础上的单区或多区炉温调节系统,经过近一年的试用,证明能满足窑炉工况及玻璃生产工艺的要求,节省好多设备,使控制系统大大简化,操作更加简便,同时,又节省燃油。此一简易炉温调节系统特别适宜于燃油紧缺的、技术力量不十分雄厚的中型玻璃厂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