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功能对戒毒康复人员压力应对的影响因素探究

来源 :国家禁毒委员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23名康复人员为对象,采用FAD、DSQ量表及演讲形式的行为实验对影响其压力应对的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家庭功能中,沟通、行为控制和总体功能对康复人员压力应对具有显著影响,情绪反应可以作为一项次要的参考指标.该研究结果对于提升康复人员团体治疗指向性及未成年预防工作的针对性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产婆术等方法,康复人员小五在所内治疗并结合所外督导,取得一定效果.目前,小五好比是一颗“青涩”的果实,离戒毒成功还有距离,需要不断的努力,作为老师还需继续跟踪督导和引导。
目的:了解冰毒吸食者生理脱毒可出现的精神症状,探讨临床药物治疗、临床心理干预治疗及后期康复的方法.方法:对我所冰毒吸食患者所出现的精神症状予以归纳总结,并对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SCL-90量表等进行调查,将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冰毒吸食患者生理脱毒普遍存在抑郁、焦虑、偏执、恐惧、敌意、孤独、失眠、强迫观念等精神症状,其中已抑郁和焦虑症状出现率最高,出现率为86
目的: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综合分析100名女性强制戒毒人员抑郁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天津安康医院戒毒所100名女性强制戒毒人员进行抑郁状况分析,并与常模比较,进一步分析影响其抑郁状况的因素.结果:①100名女性戒毒人员的抑郁指数为0.57±0.10;②年龄、民族、收入、就医情况是影响抑郁的主要因素;民族、文化、就医情况、对戒毒所的看法是影响抑郁的主要因素.结论:
目的:了解吸毒成瘾者吞食刺入异物自伤自残分析情况.方法:调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西安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收治的吸毒成瘾者吞食刺入异物人员情况.结果:吞食刺入异物的吸毒成瘾者自然排出325人,需借助胃镜或手术治疗的61人.结论:吸毒人员为了逃避被强制戒毒,而利用吞食刺入异物的自残方式来对抗,要查清原因及时处理.
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冰毒滥用戒毒治疗的研究进展.戒毒治疗是由脱毒、预防复吸和回归社会3个环节所构成,目前应用的抗精神药物、心理康复疗法和中药戒毒治疗等方法,疗程结束后的操守难保,复吸率居高不下.因此,加入认知行为治疗,开发一种既能够有效控制稽延性戒断症状,同时又能够有效缓解成瘾者脱毒后强烈心理渴求的戒毒方法,对实现个体化治疗具有现实意义.
目的:评价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在应用利培酮治疗期间辅助相应的心理干预,通过对比心理干预和不利用心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为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用药,心理干预提供经验.方法:将广西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内的40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配合心理干预治疗组(甲组20例)作为研究组,单纯利培酮治疗组(乙组2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二组利培酮平均治疗量分别为(4.6
甲基苯丙胺成瘾可导致精神心理障碍、认知功能损害、人格行为改变、运动障碍等特征性脑功能损害的表现,其神经毒性机制包括氧化应激,单胺类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过度释放、高热、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等.主要的评估工具有精神检查、认知评估量表及行为实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性地采取脑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以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改善脑功能,进而达到预防复吸的目的.
近年来,我所强戒人员收容人数不断攀升,随着强戒人员构成变化,强戒人员也呈现出情绪不稳定,攻击行为多的特点;给管理和矫治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复吸率高.我们亟需适用于强戒人员的科学有效、便于操作和推广矫治措施和方法.从2010年开始,我所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合作,研发戒毒人员正念防复发训练项目,通过系统开展正念训练增强其的认知抑制控制能力,修复受损的大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复发的作用.2015年开始我所共
在毒品问题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毒品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境外毒品渗透不断加剧,国内制毒问题日益突出,毒品滥用问题持续蔓延,毒品社会危害更加严重.综合多种因素,筛选吸毒者以及体内毒品确定性试验中大多数首先选用尿液检材进行相关检测。一般市场上常见的尿液检测试剂盒应用抗原抗体高特异性结合的特性来定量检测。它主要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通过免疫竞争抑止法,来检测人使用毒品后通过尿液排泄而在尿液中出现的主要代
目的:比较无抽搐电休克与药物治疗毒品所致精神障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例毒品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无抽搐电休克和常规精神药物,疗程均为4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无抽搐电休克组治疗第1周末和第2周末PANSS总分减分率显著高于药物组(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