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静压桩技术在上海地区住宅楼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全国第七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g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锚杆静压桩地基加固新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至今已有20多年之久,由于该项新技术有强大生命力,在工程界受到普遍称赞.特别对于既有建筑物的加固、加层、止倾、止沉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另外其在施工过程中无振动、无噪声、无污染,属于环保型工法,且具有施工简便,设备简单,受力性能好,施工场地小等优点.与此同时,在积累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上世纪90年代初相继制定了<锚杆静压桩技术规范>,为该项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海华冶建筑危难工程技术开发公司和上海华铸地基技术有限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已相继完成了近500项危难工程.锚杆静压桩技术在基础托换加固、建(构)筑物逆作法施工等领域内得到成功应用.最近,结合住宅楼的改造工程,在这方面又有了新的拓宽.近年又成功地应用于上海地区加层平改坡改造工程、简易住宅楼改造工程等工程中.如上海音乐学院6层教师住宅楼的成套改造工程;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马经桥17号、18号住宅楼成套改造工程;上海浦东群星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楼增层改造工程;上海普陀区甘泉新村96号楼加层(6层+1层),再加平改坡和新设电梯的改造工程.
其他文献
中国国土沙漠化、荒漠化(包括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土等)态势严重,全国荒漠化土地超过260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以上,超过耕地总面积2倍多,而且每年还以6700km2的速度发展.荒漠化土地约为日本国土的7倍、法国国土面积的5倍左右.每年经济损失超过2200多亿元人民币,已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西北部分地段的长城都几乎被沙所埋盖.因此制止国土沙漠化、荒漠化的发展,向沙漠夺回被侵占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与计算理论的研究已随之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我国深基坑工程的事故发生率还是较高的.特别是紧邻既有建筑物的深基坑支护工程的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更是难以祢补.北京银泰中心北侧紧邻北京地铁1号线的地铁变电站.该变电站担负着整个北京地铁1号线40余公里的供电任务,其安全性十分重要,决不允许出现丝毫差错.针对具体情况,北京银泰中心工程
挤扩支盘桩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在钻孔灌注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利用专业机械成孔的变截面桩型.由于支盘桩技术能充分利用桩周各较好土层的端阻力,变摩擦型桩为多支点摩擦端承型桩,使单桩承载力大大提高,同时抗拔性能及抗水平荷载能力也显著提高.多年的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支盘桩的建筑物的沉降仅仅是采用普通刚性桩的二分之一,且稳定速度快.由于单方混凝土承载能力的提高,与普通灌注桩相比,支盘桩平均节
挤扩支盘抗拔桩的作用机理挤扩支盘灌注桩由主桩、承力盘及分支组成.常规钻孔形成主桩后,利用专利液压挤扩机,在合宜的位置对钻孔周围土体施以三维静压,挤扩形成承力盘或分支.灌注混凝土后,主桩身和承力盘、分支形成一体.一个承力盘面积是主桩截面的6~7倍.适合设置承力盘或分支的位置,即是桩身有效深度范围内各较好土层.在支盘桩受向上荷载时,变摩擦型桩为多支点摩擦向上端承型桩,大大提高了桩的抗拔力,减小了桩基的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为了缓解城市地上空间开发的压力,地下大空间开挖势在必行.但是,地下大空间的开挖利用必将造成上覆岩层内部的原始力学平衡状态的破坏,从而使岩层内部的应力重分布;上覆岩层开挖顶板向上就会相继发生垮落、断裂、离层、移动和变形等,并发展到地表,使地表产生一个范围较大的下沉盆地--开挖沉陷,对地表建筑物带来诸多灾害性后果.这些后果成为制约地下大空间开发利用的瓶颈.因
该住宅楼为5层砖混结构,南北朝向,建于1989年.长44.4m,宽9.2m,总建筑面积2200m2.各层楼面采用预制空心板,所有外墙、楼梯间砖墙均为实砌,C20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该楼建成后便出现不均匀沉降.1992年以前曾作过迫降纠偏处理,但未对地基基础进行有效地加固.差异沉降继续发展,至2005年3月该楼向西倾斜15‰,东西向差异沉降约60cm.西侧一楼室内地坪已低于室外地坪约40cm,已失去
在我国沿江和沿海地区存在着大面积未经固结的淤泥质软弱地层,其岩性一般为新近回填土、淤泥层、中粗砂或细砂、砾砂层等,下部通常为黏土、粉土或残积土层.大面积软基的存在容易引起建筑设施下沉等质量问题.地面沉降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表现为地面标高损失,继而造成雨季地表积水,防泄洪能力下降;沿海城市因海堤高度下降而引起海水倒灌,海港建筑物破坏,装卸能力降低;地面运输线和地下管线扭曲断裂;城市建筑物基础下沉脱空开
某商场建于1992年,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横向采用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框架,纵向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整个建筑按抗震烈度7级进行设计.建筑物地下1层,地上6层,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为6级人防区域.因经营需要,将作仓库使用的地下室改为超市,在1层与地下室之间增设一部电动扶梯(图5.26.1),需在地下室底板(标高-4.500m)开凿一个长4.6m、宽4.2m、深1.55m的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绝大多数是从事新建工程的建设,工程技术人员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除了继续以每年超过2~5亿m2的速度建设外,工程技术人员也开始关注越来越多的既有建筑物改造与病害治理工程上来.为满足2008年奥运会各项赛事的顺利进行,国家奥组委对各项赛事场馆和配套工程的建设提出了详细的规划.赛事场馆的建设可分为三大类,即新建场馆、改建场馆和临时场馆,如表5.2.1所
上海成陆已有六千年历史,自1843年开埠以来,建造了不少近代建筑,风格各异,代表着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形式,反映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底蕴.岁月流逝,建筑犹在,它无疑已成为上海近代发展的历史见证.上海在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已列入.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做好优秀近代建筑的保护工作,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上海市政府对此极为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管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