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新技术

来源 :2015中国煤化工产业精细化发展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i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己内酰胺传统生产工艺流程复杂, 腐蚀污染严重,故提出环己酮氨肟化新工艺,过程简单、条件温和、投资少、三废少、环境友好。
其他文献
介绍了碳五行业的发展及碳五资源与分离现状,提出产业链延伸存在的问题,如产品结构雷同,初级产品同质化竞争剧烈等。建议多开发一些异戊二烯的精细化学品,加快开发DCPD树脂加氢技术、实现技术国产化。打通CPE延伸产品的通道,推动工业化突破。
KBR(凯洛格布朗路特公司)介绍了KBR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KCOT和KBR的灵活醚化技术-NEXOCTANE。江西昌宁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分享了丁烯二聚和MTBE生产工艺发展方向以及固体磷酸催化剂制备技术进展。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介绍了异丁烷正构化制正丁烷技术、正丁烷氧化制顺酐技术、顺酐加氢制丁二酸的连续法工艺。
文章介绍了顺酐加氢制丁二酸酐的连续法工艺。通过熔融法催化加氢,采用不同于镍剂的催化剂、有移热手段的反应器以及低能耗分离技术。
正丁烷,英文名n-butane.常温时为无色气体,有轻微刺激性气味.沸点-0.5℃,闪点-60℃.易溶于醇、氯仿,不溶于水.易燃易爆,爆炸极限1.8%-8.5%(体积).介绍了异丁烷正构化制备正丁烷的工艺,其原料适应性强,几乎所有的C4均能作为异丁烷正构化的原料。工艺成熟,操作稳定。解决了乙烯增产装置中异丁烷的出路问题,最大限度生产正丁烷,大幅提高乙烯产量。采用Pt催化剂,活性高,异丁烷单程转化率
顺丁烯二酸酐,又称马来酸酐,简称顺酐(MA).介绍了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的工艺,包括SD:固定床水吸收工艺、Huntsman:固定床溶剂吸收工艺、Conser固定床溶剂吸收工艺、常州瑞华:固定床溶剂吸收RMA工艺、BP:流化床水吸收工艺、Lummus:流化床溶剂吸收ALMA工艺、Lonza:流化床溶剂吸收工艺、Monsanto/Du Pont:移动床工艺。装置易于从苯法装置改造,经济效益好,投资成本能
“十三五”期间,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是大趋势,煤化工要在满足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新型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及相关技术研究。加快油气联产、气烯联产、合成氨-天然气联产等示范工程建设,推动煤化工—煤炭产业、煤制天然气—氮肥产业、煤化工—油气开采业联合发展。
CB&I技术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烯烃技术的专利商,拥有70年以上的乙烯和丙烯相关技术设计经验,贯穿于:蒸汽裂解、歧化反应(烯烃转化)、丙烷脱氢、高产烯烃的催化裂化、DMTO烯烃回收。
VCC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能够加工减压渣油、煤焦油、煤、煤-油共炼。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和工业应用,VCC装置可长周期稳定运行、实现液体收率最大化。VCC的悬浮床和固定床在线串联,可大大降低装置投资和运行费用。和煤直接液化相比较,煤油共炼可以在较缓和条件下实现煤液化制油。
中石化已完成了固定床和浆态床Co基F-T合成技术3000吨/年中试开发,技术具有较高水平,拥有一定的研发、工程设计和工业运行经验,具备了进一步工业放大的技术基础。在费托合成产物加工技术方面,RIPP具有综合优势,针对不同原料及目的产品需求,先后完成短流程、长流程的工艺技术开发,完成了生产高附加值润滑油基础油产品的工业试验,打通了费托合成-加氢提质整个工艺流程。完成了短流程的百万吨级工艺包设计,20
聚甲氧基二甲醚(DMMn)是国际上公认的降低油耗和减少烟气排放的新型含氧环保柴油调合组分,以甲醇为原料生产DMMn调和替代柴油,适应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