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教授自拟代综方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病(脾虚湿阻型)的临床观察

来源 :2016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分会八(中医药养生健康服务业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b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代综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病(脾虚湿阻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7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代综方+穴位埋线)和对照组(代综方+二甲双胍).进行临床12周的观察,记录观察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腰围、大腿围,胰岛素释放试验数值,血脂以及血常规、肝肾功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对实验结果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 结果:1.对照组及治疗组的有效率、体重、BMI、腰围、臀围、中医证候积分、1hINS、2hIN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2.试验过程中,两组患者肝肾功、血常规等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结论:代综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可明显改善肥胖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能达到更好地肥胖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药蜡疗结合电针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合理的降糖、常规护理及系统的糖尿病健康宣教.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片20mg和B12片50ug以营养神经;观察组给予中药蜡疗结合电针治疗.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患者肢体症状、体征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
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均口服清湿止痛汤,对照组采用传统服药方法,治疗组采用间歇服药方法,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的临床痊愈率,显效率相当;两组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方面效果相当;治疗组在胃肠道反应上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的:观察三黄丹参饮治疗代谢综合征(痰湿瘀滞型)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符合代谢综合征(痰湿瘀滞型)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2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三黄丹参饮+综合治疗)60例和对照组(综合治疗)60例.治疗12周后,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1)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胰岛素相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消糖七味饮对糖尿病前期(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血管内皮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筛选68例初诊糖尿病前期(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试验组予生活方式联合消糖七味饮干预,对照组仅予生活方式干预,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病症为妇科常见多发疾病,疼痛反复,难以治愈,中医药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湿热、气滞、寒凝、肾虚、气虚是导致本类病症发生的常见病因,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瘀滞、肾虚血瘀、气虚血瘀为其常见证型,其核心病机为瘀血内阻.根据慢性盆腔疼痛病症具有常见病因、证候相同、核心病机相同的特点,提出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的"共性病机"理论.本文以理论依据、病机探微、治则治法三个方面为主线,以痛证溯源、
目的:临床医学对于糖尿病的定论就是终身不能治愈.江兴利应用现代中医学理念使用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打破了这一定论.笔者根据二型糖尿病的病因属于继发性糖代谢失常的疾病,多数属于营养过剩演变至代谢障碍再导致循环损害所引起.笔者的专利成果中药组合根据此一特点制定了"清理代谢障碍和修复血液循环、实现胰岛结构重建和促β细胞再生"的2步疗法.方法:通过循环清理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过
中医熨法融合了温热之力与药物功效双重作用,使药力直达病所,以达到活血通络、消肿散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的治疗目的,是中医传统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符合"中药热敷"这一特点的疗法都可归为中医熨法范畴.文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致病机理,以及中医熨法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证明中医熨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以供临床、科研工作者参考.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尿毒症发生的主要病因.现代医学尚无针对其发病机理治疗的特效药物,对症处理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疗效,但长期或大量使用西药,带来的药物毒副作用使很多患者难以耐受.目前临床应用上市的中成药品种较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尚未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三芪口服液(通脉口服液)"是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学术带头人杨霓芝教授根据慢性肾小球肾炎多表现为"气虚血瘀"证候,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研发
目的:观察口服藏药结合催泻疗法治疗赤巴砸久(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在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等五家地区藏医院治疗的89例赤巴砸久(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藏药口服治疗,治疗组采取口服藏药结合催泻疗法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都没有不良反应.结论:口
月经不调是妇科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其种类繁多,证型复杂,病机虚实寒热交错,临床表现对立矛盾,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到的优势.本文论述月经不调在病证结合模式下,以证为纲,以证统病,将月经不调概括为太过和不及两大类,太过型月经不调表现为频多太过,病机特点为虚、热、瘀,包括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和崩漏.不及型月经不调表现为稀少不及,病机特点为虚、寒、痰、瘀,包括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在临床诊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