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钢2号高炉出铁场环境综合治理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柳钢2号高炉出铁场环保除尘设备设计配置概况,提出治理对策,以现有除尘设备配置为基础,尽可能发挥设备潜力,对风量进行重新合理分配,对系统作相应改动,尽量减少改造工程造价,在不影响高炉主体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的运行和检修,同时选用先进、成熟、经济、可行和实用的改造技术,确保除尘系统操作、维护简单,不影响现有的岗位操作方式。也可通过采取增加铁口区域揭盖机、出铁场四周封闭技术改造、除尘管道的优化等措施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
其他文献
隐框幕墙是当前玻璃幕墙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而结构胶粘结厚度设计是隐框玻璃幕墙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分析了目前我国实际工程中隐框玻璃幕墙结构胶厚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结构胶力学性能、变形计算以及在主体结构侧移下的变形性能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探讨了中国、美国、欧洲规范不同的结构胶厚度计算方法,指出了我国现行规范中胶粘结厚度计算公式的不合理性.最后,介绍了结构胶粘结厚度设计发展方向,指
为比较在线红外水分仪和微波水分仪的测量精度,分别使用在线红外水分仪和微波水分仪对烟叶和烟丝的含水率进行测量,取测量平均值,再用标准烘箱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含水率检测.将烘箱法检测结果与两种水分仪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在线红外水分仪的检测精度优于在线微波水分仪,在线红外水分仪更适用于测量烟叶和烟丝含水率.
低风速和海上风电共同推动了叶片的大型化发展.出于减重的目的,大型化的叶片越来越需要高模量低密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本文就近年来风电叶片大型化带来的问题、碳纤维在风电叶片中的应用效果、国内外在降低碳纤维应用成本的努力和国产碳纤维在风电叶片中应用的思考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风电叶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低成本化的进展.
为满足大型空间展开机构的复合材料需要,采用拉挤工艺制备复合材料柔性杆.通过微观形貌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高低温循环实验考查玻璃纤维/环氧树脂体系的复合材料柔性杆的工艺性、力学性能和耐温性能.实验表明,复合材料柔性杆的纤维在树脂体系中分布均匀,无孔隙分层等缺陷;表观水平剪切强度达96.18MPa、弯曲强度达1622.55MPa、模量达56.86GPa及极限应变达2.78%,经±100℃高低温循环后,仍
通过对氰酸酯树脂进行增韧改性(将改性后的氰酸酯树脂记为CEh基体),改性后的氰酸酯树脂不仅适合湿法纤维缠绕成型工艺,而且CEh基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良好.用CEh基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后的氰酸酯基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和吸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2/CEh复合材料190℃高温弯曲强度保留率为60%,弯曲模量保留率为96%,吸水率为0.15%.
采用真空辅助灌注成型工艺与热压罐成型工艺,分别制备不同增强材料的标准压缩试样和含缺陷的压缩试样.压缩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压缩载荷下波纹缺陷引起压缩模量和强度显著减小,并且对压缩强度的影响更加明显;同时,均一波纹对复合材料板材的压缩强度与压缩弹性模量的影响比梯度波纹更大;此外,层间剪切破坏是试样主要失效形式.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复合材料输电杆塔的发展历程和单柱型复合材料输电杆塔的制造工艺,重点介绍了国内典型的复合材料杆塔示范工程及其杆塔的主要参数,并以一个10kV项目为例,分析了复合材料杆塔工程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最后对复合材料输配电杆塔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通过介绍新疆塔城地区白杨河引水工程及其采用玻璃钢管监造的缘由,说明了玻璃钢管道监造的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玻璃钢管监造的主要工作,包括生产许可审查、原材料控制、生产过程巡查、检验的监督及抽检等内容,对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尤其是针对本工程监造过程中实际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其他玻璃钢管道工程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意义.
金纳米粒子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金纳米粒子的光热转化效应更是具有光热转换效率高、远程操控和空间选择性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介绍了金纳米粒子的光热转化效应在癌症治疗、激光刻蚀、化学气相沉积和形状记忆聚合物等领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炉前备件辅料消耗每月支出20万元左右,主要是包括钻杆、钻头、炮冒和炮泥等,这些消耗品数量与炉前出铁的好坏直接相关.铁口维护一方面涉及到影响炉内操作和高炉指标,另外还影响生产成本,通过采取系列的优化举措,包括炮泥性能优化调整,完善设备性能和备件质量,优化妒前操作方式,稳定炉况、保证造渣制度的稳定等,使得5高炉炉况长期保持稳定顺行,高炉利用系数稳定在了2.6t/m3以上,焦比降至330kg/t,铁次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