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价修饰的纳米抗菌功能材料制备

来源 :第二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QING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纳米SiOx 表面接枝高分子聚乙烯亚胺(PEI)长链,然后用卤代烷把PEI 修饰成高分子季铵盐,制备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SiOx。抗菌实验表明,制备的抗菌纳米SiOx 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菌和霉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对细菌的临界抗菌浓度为1.0mg/mL。热处理和洗涤实验表明抗菌纳米SiOx 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稳定性,高分子抗菌基团与纳米SiOx 主要是以共价方式连在一起。红外分析结果表明抗菌高分子基团已经成功接枝到纳米SiOx 上。
其他文献
本文将反渗透技术用于预处理后的盐酸林可霉素发酵液的浓缩,研究了NaF-40 型反渗透膜对盐酸林可霉素的截留性能,以及浓缩液流率和操作压力对浓缩效果的影响,建立了浓缩比与压力和浓缩液流率的关系。测定了浓缩液平衡浓度与操作压力的关系,以及产品的渗透损失率与操作压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NaF-40 型反渗透膜对盐酸林可霉素的截留率可达到98﹪以上,具有理想的分离效果。NaF-40 型反渗透膜浓缩盐酸林可
利用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合成温敏型凝胶,并引入经化学修饰的β-环糊精衍生物作为进行分子识别的主体化合物,合成了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凝胶材料,对该凝胶材料对客体分子ANS 的包结配合能力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作为手性选择剂的β-环糊精(β-CD)衍生物的合成路线,通过化学方法对β-CD 进行选择性修饰,最终在其中一个6 位C 原子上引入含双键的侧链。环糊精化学修饰产物通过核磁共振(NMR)
微波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波长在1cm~1m 之间,工业上常用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 和915MHz。微波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能量,在食品、轻工、医疗及化工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已日益广泛。微波技术在油气开发中的应用性研究也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微波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进展,应用领域包括微波脱蜡、微波破乳、微波脱硫,用微波还可以防止天然气中水合物的形成,而且对堵塞地层的聚合物可以进行解堵。用
本文以构建好的基因工程菌株BL21/pET-ksdD 为研究对象,对简单节杆菌3-甾酮-1-脱氢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进行了初步的优化,确定出了该酶的最适表达条件,并利用活性染色法对优化前后的酶活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优化后酶的表达量有所提高,但酶的活力变化不大,需通过定量检测来进一步分析。
分析了某综合楼楼板及地下室侧墙出现裂缝的原因,认为该裂缝是由于建筑物两端的基底压力大,中间小,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所致。且碎石桩处理造成地基土排水距离变短,早期沉降速度加快。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简易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是用无皂乳液聚合反应制备高分子核,随后通过异型凝聚反应将磁性纳米粒子吸附于高分子核上。为实现磁性粒子与高分子核的化学结合,磁性粒子采用含有乙烯官能基的有机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聚合反应过程中磁性粒子的分散稳定性通过添加反应性表面活性剂来维持。实验采用苯乙烯(ST)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纳米尺寸的Fe3O4 粒子为磁性
石油化工厂雨排系统污水,主要为厂区车间生活污水、地面冲洗水、少量蒸汽凝液等,其污染物主要为油及有机物,其水质类似城市污水或优于城市污水。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雨排污水的处理及回用也就成为了石化厂污水资源化的重点。本课题采用自主设计的新型膜生物反应器(FBMBR)对某石化厂的雨排污水进行了现场试验处理,以期达到工业循环水(再生水)的使用标准。FBMBR 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但目前国内现有膜生物
蛋白质折叠复性是基因工程蛋白药物生产的关键步骤。对许多蛋白质复性的研究常用总活性回收率评价,往往对复性后蛋白质溶液的组成缺乏详细分析。研究复性组成有助于寻找最优的复性条件,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对复性过程的认识。本文采用SE-HPLC、RP-HPLC 及SDS-PAGE等多种分析手段分析还原变性的复合干扰素包涵体稀释复性时复性上清的组成,发现复性上清中含有多种复合干扰素组分,包括寡聚体、二聚体及单体,证
本文以纯度为70﹪的大豆卵磷脂(SPC)为原料,研究了大豆卵磷脂的催化加氢工艺。通过考察溶剂、温度、压力、催化剂和反应时间等参数对磷脂氢化的影响,确定氢化条件为:原料10 g, 5﹪(W/W)的Pd/C 催化剂(1#),溶剂用二氯甲烷:无水乙醇混合溶剂(V:V=3:1)160 ml,反应温度50±2 oC,反应压力0.5MPa,反应时间3.5 h,得到碘值为10 以下的氢化磷脂。
针对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工艺,研究开发了新型铜络合催化剂,对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催化剂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大于750r/min、反应压力3.5MPa、反应温度100~110℃、反应时间4~6 小时,催化剂浓度为15gcat/100ml 的条件下,生成DMC 的选择性大于97﹪,甲醇的转化率可达24﹪,催化剂可再生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