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方式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ua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互动是一个历史久远、人们一直在思考、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在我国,儒家教育经典理论著作《礼记·学记》中就有关师生互动的论述,集中体现在“教学相长”这一思想论述中。它意味着师生双方多维而动态的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双向作用的辩证关系和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阐释。可见,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积极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逐渐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其他文献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等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真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信息化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信息化教学中的内容、教学方案、教学评价、教学过程等都发生改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都是信息化教学的应用。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成为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主要模式
新的教育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及写作动机,引导初中学生自主读写,最终成为自主的语言学习者,为其终生学习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极其重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而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提高文章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殊不知,高中英语阅读不仅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亦是难点。因此为了有效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相对可行的阅读教学策略,从而优化阅读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中小学是国民音乐教育的基础,2000 年“课改”以降十年由于“学科综合”、“音乐实践”等理念的强调导致课程的学科性弱化,2011 年新课程改革在总结实验经验基础上对“课标”进行修订,突出强调音乐作为听觉艺术的理念。一方面音乐聆听的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如何聆听音乐是一个长期的教学困惑。于是我们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实现“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新课标在指明了教学取向的同时也
“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文本解读是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每篇阅读文本都有丰富的内涵,需要教师在解读中去挖掘,并在阅读教学设计中加以体现。通过解读文本,教师能够赋予教材崭新的生命,使阅读教学越发立体,越发多元,越发综合,进而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和学生学习质量。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它更是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写作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章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性质的定位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一直是教育的关注的重点,这就更突显了师生关系认识以及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教育理论领域还是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通过调整课程目标,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改善课程实施,改革课程管理以及发挥课程的积极功能”,新课程改革对教学实施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目标中突出教师教导的主体地位又要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生生关系的建立,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2001年7月教
生活化课堂,是把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包括课中体会生活,还包括课前对生活化资源的积累,课后通过社会实践回归生活。这里的生活就是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如日常的生活、社会、历史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出发,从学习环境、学生的课堂表现等出发。用所学知识为现在和将来的生活服务。它的模式包括课前(积累生活)——课中(分析生活)——课后(回归生活)。这样突破了以单一渠道的方式传播理论的局限性以
新课改下的改革不是对课程的改革,而是根据对教育部的课程大纲的改变,来进行对课堂模式的改革。这个时代的社会知识是一个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的知识,学生与老师都需要来进行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学习来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高中的物理老师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的储备的时候,还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改变一下高中物理课堂的僵化状态,来带动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活力,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好的保证学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