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水资源管理的角度切人,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的方法,结合山区地理经济等实际情况,细致的分析了广东山区农村饮水工程水资源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管理农村饮水工程的长效机制,实现水资源优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文在已有的关于房地产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它们的区域差异,采用1999~2010年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市的数据进行面板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Hausman检验,分东、中、西部分析了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房地产价格存在长期的关系,东部地区房地产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冲击最为明显,达到22%,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
本文重点关注我国城市房地产价格波动的空间扩散特征.同时,结合文化扩散理论和经济学中的"示范效应",提出并初步解释房地产价格波动的空间等级扩散假说,认为房价波动的空间扩散存在按城市等级进行扩散的规律.然后,以我国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2001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第四季度的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使用基于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假说进行初步实证分析.Gran
不同的动机购屋者是否有不同的议价能力,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理论上来说,有经验的购屋者应有较大的议价能力,但是实证研究结果并未获得足够的支持.本研究认为应将有经验者再细分为投资动机者与住屋需求者,利用多期的大台北区的中古屋事务数据,将购屋者分为首次购屋者、换屋者、投资者三类,来检验不同动机购屋者其议价空间与利率的关系.本研究发现投资动机者确实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其议价空间与利率呈现正向的关系,其相对首
本文考察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城市房价水平的影响.文中构建一个包含地方政府、企业和劳动人口(家庭)的三部门一般竞争均衡模型.其中,地方政府通过在土地供给上权衡生产用地和住宅用地的相对比重,以及在财政支出上权衡自身消费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来实现政府效用最大化;企业进行完全竞争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劳动人口(家庭)通过权衡城市间房价水平、工资水平和城市宜居程度进行迁移.在这样的分权竞争经济系统中,笔者发现:(
为了揭示房价、地价、利率的互动关系,从而解释货币调控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中的作用机制和房地价之间的传导作用,本文基于上海市2003~2009年的土地成交数据,运用SEM、SLM模型和GWR模型,在考虑了地价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异质性的影响下,从全局和局部两个角度对地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该分析重点研究了滞后性的条件下,利率和房价对地价的影响大小的量化结果,并对不同区域的地价对于各个特征属性变化的敏感度进行
本文基于30个调研案例数据,比较分析了广东普通商品住房的价格构成及利益分配.在房价构成上,由于土地获得年份较早,单位土地出让金仅占单位房价的3.29%.在土地出让金尚且不高的情况下,房价中的土地费用并不高,企业的经营利润占房价37.18%,成为房价的最大构成部分;建造费用占35.93%,位居第二;土地费用和相关税费合计占20.97%,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在房价利益分配上,在按营业额的1%预征土地增
1953年石硖尾发生大火,香港政府为安置灾民而兴建公屋,掀开了房屋发展史上新的一页.时至今日,约有一半的香港人口住在公营房屋,政府亦成了最大的房屋开发商.由此可见,建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房屋对香港尤其重要,而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结合概念,有机和谐、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求变、创新的想法可带给持续发展一些新的思维.本文首先讨论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它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然后阐述香港公共房屋概
本文采取非线性的平滑转换回归方法,对我国保障房供给影响财富效应的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障房的供给会使得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发生V型逆转,即当保障房供给处于低水平阶段时,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为负向,房价上涨会抑制消费增加;当保障房供给处于高水平阶段时,房地产价格具有正向的财富效应,房价上涨会促进消费增加.这说明存在一个保障房供给的最低门槛,只有跨越这个门槛,才能有利于发挥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
近年来,随着安徽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土地需求量快速增加,城镇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增长,总量已接近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提出要发挥省财政监督管理职能作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土地出让收支,完善土地出让收支预决算制度,防范降低地方政府财政风险。
本文从乡镇债务与政府投资、私人投资的关系角度,结合债务自身的用途,对乡镇债务影响乡镇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并以159个乡镇2003-2007年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乡镇债务对乡镇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支出、私人投资是乡镇债务影响乡镇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之一。但不同的债务用途对乡镇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相同,部分种类的债务甚至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化解